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miR-181a对CD4+T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及信号传导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细胞在病毒清除和持续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病毒感染过程中调控T细胞的发挥免疫应答的具体机制还不完全清楚。mi RNA是基因转录后调控的重要分子,目前被认为是控制生物活动的关键调节器。有证据表明一些mi RNA能通过直接作用于HCV基因,或间接通过病毒相关的宿主信号通路来调节HCV复制,并与HCV引起的肝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目的集中在mi R-181a分子,探讨该分子对HCV感染者CD4+T细胞的衰老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分离HCV感染者或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mi Script mi RNA array检测HCV感染者和健康人CD4+T细胞mi RNA差异表达;流式细胞术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CD4+T细胞上双特异性磷酸酶6(DUSP6)和IL-2的表达;并用纯化的CD4+T细胞,转化mi R-181a precursor,流式检测IL-2的表达,RT-PCR检测DUSP6的表达;应用阻断剂抑制DUSP6表达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4+T上CD69、CD25和IL-2的表达,同时用RT-PCR测DUSP6表达,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离HCV感染者或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检测其端粒长度和衰老细胞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SIRT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ΔNp63在CD4+T细胞上表达;电转染si RNA法沉默HCV患者CD4+T细胞中ΔNp63或SIRT1或者重构mi R-181a的表达,Flow-FISH法检测CD4+T细胞端粒长度,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染色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流式检测增殖相关的Ed U。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者相比,HCV慢性感染者的CD4+T细胞表达mi R-181a下降,DUSP6表达过高,并且mi R-181a下降与DUSP6升高水平负相关。复原慢性HCV感染者CD4+T细胞的mi R-181a,或阻断DUSP6表达能恢复T细胞的免疫活性,如CD25和CD69表达升高,IL-2分泌增多以及CD4+T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HCV诱导的T细胞衰老,可被ΔNp63-mi R181a-Sirt1通路对抗调节。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相比,慢性HCV感染者T细胞更衰老。实验揭示转录因子ΔNp63的升高能导致mi R-181a的下降,进而过表达抗衰老分子SIRT1。在HCV患者CD4+T细胞中沉默ΔNp63或SIRT1以及重构mi R-181a的表达能加速T细胞衰老,表现为端粒酶活性下降,端粒长度缩短,增加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SA-β-gal)表达,以及与增殖相关的Ed U掺入下降。意外的是,上述处理后CD4+T细胞的IL-2表达增加,主要是由于Foxp3+Treg(regulatory T cells)细胞百分率下降,而Foxp3-Teff(effectors T cells)细胞百分率增加或不变。这些发现提示HCV可能利用mi R-181a信号通路调控T细胞的衰老/耗竭,导致HCV持续慢性感染,维持相对的免疫稳态;该结果还提示可通过升高慢性HCV感染者mi R-181a,恢复受损的T细胞反应,为治疗慢性持续HCV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思路为其他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研究T细胞衰老提供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分析了菲律宾海盆西部I8柱状样35个沉积物样品中的黏土矿物组分,结果表明:I8孔中黏土矿物以伊利石(40%)为主,蒙皂石(28%)和绿泥石(20%)次之,高岭石(12%)相对较低
以具体工程面板混凝土为例,在前期配合比研究基础上,确定粉煤灰掺量、增密剂掺量为两个试验因素,采用在正交试验方案,以抗压强度、轴向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拉弹性模量、
李白文化因其独特而丰富的价值影响着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当代文学与文化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吸收李白文化,由此,探析李白文化在当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