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其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青年亚文化渐渐甚嚣尘上。青年“丧文化”是流行于90后青年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马脸男”“废柴”“悲伤蛙”“葛优躺”“厌世脸”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表面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而当代大学生中部分群体的“丧文化”,折射出在深刻社会变革中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所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心态的强烈变化,凸显出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应得到社会关注与正确引导。本文从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现状出发,结合问卷调查数据,着重分析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负效应,并对产生负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从政府、高校、社会及大学生个人等多维角度提出青年“丧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国内外有关“丧文化”的研究为依据,在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发放问卷和深度访等具体形式了解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现状,明晰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负效应。研究结论如下: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人际情感疏远化、网络表达偏激化、价值取向个人化等负效应。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经济、就业形势等客观因素的催化,主流文化有待活化、政府监督机制有待健全;家庭在道德教育及教养方式等示范功能不佳,以及当代大学生个人媒介素养不足等。本文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丧文化”治理,增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从政府角度,发挥主导作用,倡导传播“燃文化”。一是净化网络空间内容,占领思政引导高地;二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网络媒体监管。从高校角度,固守依托作用,一是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二是深化理论素养和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家庭角度,应强化家庭示范作用,发挥家社教育合力。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言传身教;二是发挥社会作用,实现家社衔接。从大学生个人角度,应关注个人基础作用,有效摆脱“丧”状态。一是坚定信仰,树立正确自我认知,直面“丧”;二是丰富生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奋起“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