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正式提出依托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重点建设成渝经济区。4月2日,四川、重庆两省市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这标志着川渝将携手打破行政藩篱,联手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成渝经济区。2007年11月,川渝两省市旅游局签订《四川—重庆旅游合作协议书》,并就推出跨区域旅游精品路线达成共识。在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方面,两地将加强旅游规划部门的协调配合,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共同规划设计跨区域的旅游精品产品线路。将加强成渝中心城区的旅游合作,联合推出世界遗产地与长江三峡连线组合的旅游产品线路;将加强川东与重庆的旅游合作,联合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广元—重庆嘉陵江流域生态的文化旅游产品线路;将加强川南与重庆的旅游合作,加快川黔渝“金三角”旅游规划建设。这标志着川渝旅游业区域合作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两地政府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构想,旨在进一步提升川渝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西南地区的旅游领头板块。但是旅游业涉及内容广泛、开放程度很高,在异域合作中涉及利益也较为复杂。因此,随着两地旅游合作的继续推进,如何积极有效的推动两地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层次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己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概念以及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式选择与保障机制等进行探讨。系统分析了川渝区域旅游合作的背景及内涵,分别从川渝旅游合作的背景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来阐述两地旅游合作的意义,对川渝旅游合作模式进行具体探讨。在总结几种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川渝旅游合作模式的具体操作构想,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引导和倡导作用,逐步形成旅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模式的构建是为了川渝旅游合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而如何使这种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是保持川渝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在最后提出了促进川渝旅游合作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即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竞争合作机制、产业创新机制、协调机制以及产业升级机制来保障两地旅游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