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非农建设用地需求增大;相应地,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但是,若对土地资源不加以合理地规划、优化配置,盲目增加建设用地需求量,会增加城市的危险性系数。笔者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其防灾规划,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
1、本文根据国内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城市防灾的研究进展,运用数量比例结构、信息熵理论、分形理论对北京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其它直辖市进行了比较,同时还与其它类型的城市——以阜新市、福州市为例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其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研究城市灾害,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北京市灾害的主要类型——地震、地质灾害、重大危险源;研究了城市灾害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充分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城市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3、为增加土地利用的安全性,本文选取了3个评价因素——地形地貌因素、地质因素、一级重大危险源等和7个评价因子坡度、坡向、断裂带、地震裂度、崩塌滑坡、采空区、危险源的位置等作为土地利用的安全性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GIS的地图代数功能将各种因素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安全性分区。
4、在土地利用安全分区的基础上,运用线性规划对北京市土地的数量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运用GIS进行二次开发,对土地的空间结构布局进行了优化。在土地利用安全分区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有助于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安全、合理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