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内皮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specific molecue1,ES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SM-1、VEGF、MVD之间的关系,探讨ESM-1、VEGF对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为子宫内膜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初步的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2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SM-1、VEGF及CD105标记的 MVD(CD105-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ESM-1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0.181±0.057)、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0.225±0.049)、子宫内膜样腺癌(0.276±0.041)中的表达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69,P<0.001); ESM-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14.807,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t=-4.615,P<0.001)有关,与组织学分化程度(F=1.234,P>0.05)、肌层浸润深度无关(t=-1.072,P>0.05)。 2.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0.171±0.044)、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0.234±0.052)、子宫内膜样腺癌(0.281±0.049)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48,P<0.001);VEGF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F=16.773,P<0.001)、肌层浸润深度(t=-3.090,P=0.005)及有无淋巴结转移(t=-4.212,P<0.001)有关,与组织学分级无关(F=2.041,P>0.05)。 3.CD105-MVD在正常子宫内膜(11.35±2.37)、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2.57±4.92)、子宫内膜样腺癌(27.66±2.31)中的表达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969,P<0.001); CD105-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F=17.062,P<0.001)、肌层浸润深度(t=-2.825,P=0.009)及有无淋巴结转移(t=-4.367,P<0.001)有关,与组织学分级无关(F=2.543, P>0.05)。 4.子宫内膜样腺癌中ESM-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6,P<0.001);ESM-1与 CD105-MVD的表达呈正相关( r=0.776, P<0.001);VEGF与CD105-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8,P<0.001)。 结论: 1.ESM-1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无关,提示 ESM-1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2.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学分级无关,提示VEGF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3.子宫内膜癌组织血管生成活跃,MVD明显增高,子宫内膜癌中MVD值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学分级无关,提示血管形成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过程。 4.子宫内膜癌中ESM-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ESM-1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与MVD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提示ESM-1与VEGF的过量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二者可能相互协同促进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