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文化冲击中的文化适应——对上海市归国留学人员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975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海归”这个词成为迅速窜红大江南北的热门词汇,据上海市人事局的数据,截至2007年9月,来上海工作、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已达7万余人;专家预计到2010年,上海“海归派”总人数将超过12万。这部分海归对上海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在本土的工作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舒适则是这部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社会各领域建设的重要保障。国外跨文化交流研究普遍认为,出国人员在适应国外的文化之后回到祖国,会经历类似于文化冲击的逆向文化冲击问题,出现很多不适。美国心理学家Berry J.W将文化适应看作一个动态和长期的融入过程,并提出了个体在文化适应上的四种决策:完全融入、整合、分离和边缘化;韩国跨文化研究学者金·扬(Kim,YongYun)在长期跨文化适应研究中总结出影响文化适应的五项因素:人际交流;与所在文化的社会交流;与本文化的社会交流;当地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素质。   由此出发笔者开展了“对上海市海外留学/工作归国人员归国文化再适应的调查”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并以深度访谈进行配合。文章以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学者Berry J.W的文化适应和融入理论、韩国跨文化研究学者金·扬(Kim,YongYun)的调试理论为框架制定问卷,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上海市海归人员在回国初期逆向文化冲击状况、工作和生活的现状、以及文化再适应的现状,最后对上述文化适应理论进行了验证和再思考。上海市海归人员的逆向文化冲击呈现程度轻、层次浅的特点,目前的文化适应状况总体较好,对国内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总体较为适应,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很高;但仍有问题如生活节奏和价值观调试、就业、健康、引导和服务等需要引起重视。研究发现研究对象的逆向文化冲击程度同出国时间相关,文化适应的程度则与同当地的人际交流、同当地的社会交流、介入当地大众传播媒介的程度以及个体文化策略的选择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维新运动时期,湖南由“铁门之城”变为“全国最富有朝气的一省”。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唐才常、谭嗣同、刘善涵、熊希龄等跳出科举旧制的湖南士绅以办报开新为目的的“合群”之
作为承载和传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军旅题材电视剧扮演着主流价值坚守者、弘扬者和忧患意识宣讲者的身份,在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可谓是日益繁荣。刘猛作为国内为数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为企业的品牌形象建构、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提供了一个盛大舞台,也让更多的企业有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 由于我
2017年4月,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处于较为平稳的态势,运输需求随着出口形势向好表现稳定。由于各大航运联盟自4月起对航线运力进行调整,导致短期内运力供给波动有所增加,各航线运价走势出现分化。4月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799.22点,较上月上涨1.2%;同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824.16点,较上月上涨6.5%。  1 欧地行情保持平稳  研究机构Ma
期刊
随着数字技术和全球宽带网络技术的进步,大量读者已经习惯上网阅读新闻,报业开始在网络空间中研究适合报纸特性的新的发展形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报纸便应运而生。互联网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