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海归”这个词成为迅速窜红大江南北的热门词汇,据上海市人事局的数据,截至2007年9月,来上海工作、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已达7万余人;专家预计到2010年,上海“海归派”总人数将超过12万。这部分海归对上海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在本土的工作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舒适则是这部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社会各领域建设的重要保障。国外跨文化交流研究普遍认为,出国人员在适应国外的文化之后回到祖国,会经历类似于文化冲击的逆向文化冲击问题,出现很多不适。美国心理学家Berry J.W将文化适应看作一个动态和长期的融入过程,并提出了个体在文化适应上的四种决策:完全融入、整合、分离和边缘化;韩国跨文化研究学者金·扬(Kim,YongYun)在长期跨文化适应研究中总结出影响文化适应的五项因素:人际交流;与所在文化的社会交流;与本文化的社会交流;当地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素质。
由此出发笔者开展了“对上海市海外留学/工作归国人员归国文化再适应的调查”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并以深度访谈进行配合。文章以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学者Berry J.W的文化适应和融入理论、韩国跨文化研究学者金·扬(Kim,YongYun)的调试理论为框架制定问卷,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上海市海归人员在回国初期逆向文化冲击状况、工作和生活的现状、以及文化再适应的现状,最后对上述文化适应理论进行了验证和再思考。上海市海归人员的逆向文化冲击呈现程度轻、层次浅的特点,目前的文化适应状况总体较好,对国内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总体较为适应,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很高;但仍有问题如生活节奏和价值观调试、就业、健康、引导和服务等需要引起重视。研究发现研究对象的逆向文化冲击程度同出国时间相关,文化适应的程度则与同当地的人际交流、同当地的社会交流、介入当地大众传播媒介的程度以及个体文化策略的选择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