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由于对西方文化传统的陌生,我们常常以东方文化传统的视野来阅读西方现代文学经典,误读或望文生义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对《喧哗与骚动》的解读亦是如此。作为福克纳史诗作品之一的《喧哗与骚动》的创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借鉴了乔伊斯的笔法,所不同的是乔伊斯以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的流浪经历为隐线,福克纳则是以《圣经》的历史作为小说的隐含结构。因此对基督教的了解,对《圣经》故事的谙熟,成为理解《喧哗与骚动》的一把钥匙,甚至这也是理解其他西方现代文学经典的钥匙。二十世纪希望神学的理论,为我们对西方现代文本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域。本文试就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与圣经传统的关系进行梳理,以现代基督教的视野来考察文本,这或可成为观看乌鸫的第十四种方式。事实上,福克纳向后看的时间观、旨在表现内心冲突的意识流手法、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圣经意象和故事及文本的命名、结构和人物命运上的独特特点,都在不断提醒我们福克纳深受美国南方清教影响这一事实。应当说福克纳在所浸染的宗教、生活中形成的最基本的道德伦理观、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等,是福克纳艺术创作中深刻多元的主题和现代小说艺术的先锋特征的深层原因之一。总述如下:一:主要从文本的创作、命名,文本中时间和结构的隐喻,康普生家族主要人物命运几方面分析,揭示《喧哗与骚动》的基督教末世倾向。二:《喧哗与骚动》涉及的圣经经典故事和意象:失乐园、大洪水、摩西出埃及、耶稣的受难,探讨文本末世意义。三:《喧哗与骚动》对现代和现代人的审判,以及迪尔西所代表的末世希望。四:分析福克纳末世情结之产生的个人原因、家庭因素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指出“约克纳帕塔法”艺术世界是福克纳自卑情结、英雄意识和基督情结的投射,是福克纳末世希望的寄托。最后得出结论,《喧哗与骚动》是一部关于苦难和解救的现代圣经,体现了福克纳对末世复活的积极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