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汇率预期对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ut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汇市场作为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波动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一国汇率的剧烈波动不仅会破坏金融体系的平衡,还会对本国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我国不仅进行了一系列汇率制度改革,还加快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在岸人民币汇率①变化的原因越来越复杂,其汇率波动更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事件的冲击。由于人民币市场存在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且两个市场存在价差,并且离岸外汇市场是一个高度自由化和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这些特征使得离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变化更能够反映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在离岸市场上形成的汇率预期也将会对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离岸汇率预期对在岸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本文认为离岸汇率预期主要通过信息外溢和资产再组合两个渠道来影响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从信息外溢渠道来看,当全球经济出现超预期变化时,离岸市场由于其高度自由化且拥有较强风险偏好的特征,其可以较快地做出价格变化。而离岸市场的价格变化信息往往会被在岸市场参与者作为其交易判断的重要依据,从而离岸汇率预期会通过信息外溢渠道影响在岸外汇市场的供需状况。从资产再组合渠道来看,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跨境资产投资组合屡见不鲜,人民币资产的相对较高收益率吸引着大量资本涌入。但是若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预期,一些投资者会将其资产组合中的人民币资产进行抛售,从而影响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供需进而影响人民币汇率水平。反之亦然。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人民币汇改与金融危机作为分界点,构建离岸汇率预期指标,在控制了人民币中间价的引导、美元指数、中美利差和其他基本面变量前提下研究离岸汇率预期是如何影响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波动。一方面,本文采用OLS估计离岸汇率预期在不同汇改阶段对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的影响;另一方面,本文采用滚动回归和门限自回归计量方法分别估计离岸汇率预期的对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的动态效应特征和非线性特征。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在控制了政府对汇率引导的前提下,离岸市场上的汇率预期确实是引导在岸即期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在2010年“第二次汇改”前其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2015年“811汇改”后离岸汇率预期的解释力明显增强;2.“第二次汇改”后,离岸汇率预期的影响能力总体上持续上升,这种上升与在岸即期汇率日内波动区间的扩大和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改革有关;3.离岸汇率预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门限效应,离岸市场上的贬值预期越强烈,其汇率预期变动对在岸即期汇率的引导能力也越强,但这种门限效应也具有阶段性特征。
  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人民币在岸市场参与者应更多关注离岸市场的信息变化。2.有关部门需在特定环境下实施并保持对汇率预期的合理引导。3.政府继续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日趋完善,各国不再满足于“数量扩张型”的出口贸易发展模式,均开始向“内涵提升型”出口贸易发展模式进行转变,这一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不仅可以通过增加本国要素的积累的方式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还可以通过中间品进口这一重要途径提高自身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进口高质量的中间产品,通过模仿、学习从而提高自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要素禀赋优势,积极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同时辅以优惠的外向型经济政策,创造了“出口增长奇迹”,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在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出口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了重大转折,出口增速放缓,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尽管导致我国出口增长困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外需疲软、贸易摩擦增多、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等,但僵尸
学位
当前贸易格局下,中间品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对贸易成本的降低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任何一个环节贸易成本的增加都会在价值链上下游进行传递、扩散,最终殃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然而随着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步削减,当前贸易成本越来越集中于通关手续的繁琐、政策的不透明以及信息化的滞后,这种隐形的贸易成本逐渐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于是WTO提出贸易便利化,并积极促成《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
入世后,中国首次对原有外资参股管制严苛的服务业推行开放政策,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中的重点领域。服务业开放不仅能降低服务价格还能为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理念。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企业却面临着“低价低质”的困境。企业加成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动态竞争力。所以以服务业中间品市场开放为视角,研究上游服务业外资参股政策变化对下游制造企业加成率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分工程度的加深,以中间品进口为主要特征的服务外包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制造业的服务化也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包含着大量的知识资本和创新资源,对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服务外包作为一条联通外部服务市场的通道,有效提升了我国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能力。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利用服务外包进口优质中间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落实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各个城市的贸易自由化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18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9.58%,城市的规模、经济总量均在不断增加,这些势必会对我国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影响企业对劳动者的选择、影响不同行业进出口企业的所处产业链的位置来开拓多元化的就业市场,提高个体正规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使各种技能的劳动
对于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问题,国家一直在采取整治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但国内市场分割问题是中国长期存在且难以消除的。虽然短期来看,国内市场分割可以通过在地区之间建立壁垒来降低本地企业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企业产品价格的提升;但就长期而言,国内市场分割会导致企业成本压力过大,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创新能力降
学位
伴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阶段性使命,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度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是我国制造业通过专业化分工获取生产效率国际竞争优势、实现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的关键。但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长期处于服务逆差的地位,量、质均不能与先进国家相比较,这一事实进一步凸显了从国外引进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从而提高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的质量水平,进而提升制造业生产
学位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我国经济环境内外部都在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正在从以往的数量速度型增长转换为质量效益型增长,而不管是哪种经济增长都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那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是否会产生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
学位
并购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经济活动,向来是理论界和工商界讨论和实践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深入,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建设主体的政府和企业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积极投身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购作为企业扩大规模和实现自我转型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对企业并购绩效做出评价以及研究并购类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