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某三甲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连续性白血病病例,分析其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如住院时间、化疗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对感染的影响,将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得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2.制定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加强护理措施,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评价其临床效果,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1.第一部分:1)根据调查目的,在阅读文献及咨询血液病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化疗类型及持续时间、住院期间白细胞、粒细胞数目变化及用药情况等。2)对某院2010.09-2011.03月入住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按照调查表内容进行调查,入选病例均为住院期间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共调查符合条件病例206份,将相关因素数值输入SPSS16.0,统计分析得出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发生危险因素。2.第二部分:1)在阅读文献及咨询血液病专家的基础上制定加强护理措施,加强护理措施为在血液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易于实施且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2)在血液科设立3个特定病房,将白血病患者集中安排入住此病房,以此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采取加强护理;以入住其他病房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科常规护理。按住院顺序及纳入、排除标准随机选择患者入住病房。3)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化疗类型及天数、药物使用情况、白细胞、粒细胞数目变化情况,及是否发生感染与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等。4)收集两组病例资料,对比感染率,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9%,住院期间患者发生多部位感染,感染例次率为43.7%。2.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发生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40%),其次为肺部感染(17%)、口腔感染(17%)。3.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50%、革兰阳性菌32%、真菌1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化疗持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时机、白细胞最低值、粒细胞最低值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患者住院时间越久感染的发生率越高,住院时间小于10天感染率为8.3%,住院时间大于20天感染率为89%,而大于30天的12例患者均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0%;化疗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化疗持续时间7天以下者感染率为32.6%,以上者61.3%;抗生素使用累积天数大于7天者感染的发生率94.3%,小于7天者74.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晚期使用(粒细胞数目<0.5×109/L)感染率(82.6%)高于早期使用(粒细胞数目>0.5×109/L)感染率(42.3%);白细胞数目低于正常值时数目越小感染率越高,其中低于1.0×109/L时感染率76.7%,但当白细胞数目大于10.0×109/L时,感染率上升,本组8例患者均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0%;粒细胞数目越小感染发生率越高,>1.5×109/L时感染率为18.1%,<0.1×109/L时感染率86.8%。5.多因素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3项,分别为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粒细胞最低值,其均为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6.实施加强护理措施后,试验组感染率为19.0%,对照组为31.8%,试验组与对照组感染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930P=0.015)。结论1.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患者大多数有多次多部位的感染,应引起重视。2.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口腔感染最为多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治疗、护理过程中应多观察、早发现、早治疗。3.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粒细胞数目。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治疗预防控制及护理干预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4.加强护理措施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的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护理措施,其具有控制感染发生率的临床价值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