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开放国内的服务业市场。这对香港既是打入内地服务市场的机会,同时又将面对跨国企业在相同市场的竞争。在此背景下,2003年6月,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使得两地之间的合作有了制度机制。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CEPA是应对区域经济合作挑战的必然选择。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势头迅猛,对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香港与上海作为中国华南与华东两大区域最耀眼的两颗明珠,两地之间建立更为密切的经贸关系,以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挑战就显得尤为迫切。CEPA实施四年以来,香港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已逐渐扩大到内地市场。本文的研究,从分析上海与香港经贸互补关系的发展现状入手,阐述其背后的经济原因,再通过分析CEPA对两地经贸互补关系的影响,对上海与香港经贸互补关系进行前瞻性的评估,从而总结出沪港经贸关系合作的特点,描述互补关系动态升级的过程。这对于应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挑战,完善CEPA措施,推动香港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融合,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梳理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区域间的合作乃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对现代服务业及合作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描述了沪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的进展状况。为验证沪港两地经济的紧密相关性和互补性,本文采用了HP滤波分析法,对两地的经济周期相关性进行验证,得出两地在经济周期方面具有正相关的特性,解释了两地的经贸互补关系发展的经济原因。同时用RCA指数法对沪港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得出双方服务业方面各有竞争优势,两地的合作关系比竞争关系更有利于双方的发展。对于像上海这种经济中心城市服务领域相同、但服务水平非对称时,香港可与其在服务产品线上进行分工合作;进而证明两地的经贸互补关系正从竞争互补向融合性互补转变,再以金融业为例,详细阐述了沪港经济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在分析两地经贸关系互补的基础上,对沪港现代服务业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对比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得出沪港合作独特的模式。本文的结论把上海与香港的“经贸互补关系”划分为两种模式:在良性竞争互补中,窗口和腹地的界限渐趋模糊,上海和香港企业或产业通过压力-动力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或产业的能力,实现双方的效率提升;在融合性互补中,两地的产品、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流动会使得双方的利益互补空间进一步扩大,而CEPA作为一项制度保障,降低了要素流动时存在的交易费用,使得双方的经贸活动更加公平、透明,可预见性更强,这是使合作双赢部分的收益得以“兑现”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