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在一个句段或语篇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它是普遍存在但又复杂的语言接触现象。语码转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并且成为了社会语言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基于不同的语料,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社会语言学、语法学、语篇分析和心理语言学等领域探讨了语言转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改善,人民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欣赏电影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电影作为世界七大艺术之一,与人们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对社会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前在语言学上对电影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翻译的角度来探讨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或者从文化出发来探讨中文电影和英文电影的异同等,鲜有学者致力于中国电影台词中的语码转换研究。于国栋(2004)在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具体的语码转换过程中顺应对象包括: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方面的顺应。然而,本文作者认为电影观众作为一个群体,体现的是复杂的社会的特质,故中文电影台词中的语码转换其实就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顺应,对社会大众文化的顺应,体现了电影创作者的社会动机。同时也反映出了电影台词是社会化的语言,它的发展与社会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因此,电影话语应该有第四方面的顺应,即社会动机的顺应。作者就是在于国栋研究的基础上,从电影和观众,电影和社会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社会动机的顺应。本研究以20部中文电影为语料来源,搜集了197处含有语码转换现象的电影台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转换的动机。经研究分析,作者发现:1、语码转换在中国电影台词中是广泛存在的。2、心理动机的顺应可分为心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逃避。前者又体现为:表示尊重,创造幽默,语言偏爱,获得成就感,追求时尚,体现身份,表示强调以及促进交流。心理上的逃避主要表现为:逃避尴尬和逃避冲突。3、台词中出现语码转换是电影创作者对电影观众,对当前社会语言使用习惯,社会文化的一种顺应的结果。这样的社会动机的顺应包括:推动故事发展,娱乐观众以及顺应社会的语言使用习惯。4、在语码转换现象中,心理动机和社会动机有时同时存在。此项研究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外,也能对电影台词这一特殊的语言加深了解,探索台词中汉英语码转换与电影的关系,语码转换在电影中起到的具体作用等,从而可以给电影创作者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