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本院近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种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2.探讨香莲复方中抗真菌及抗耐药的有效成分,及其逆转耐药的作用机制,为今后中医药抗真菌研究,尤其是针对耐药真菌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1.回顾性调查本院近期诊断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患者的临床表现、白带常规、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近期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的致病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2.采用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和丁香酚、小檗碱的混合液分别连续诱导培养白念珠菌标准耐药菌株CA17和临床分离耐药菌株,观察上述诱导药物对耐药白念珠菌的逆转耐药作用,比较各组诱导药物之间的作用差异。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耐药原代菌株和其成功逆转耐药的各敏感子代的外排泵基因CDR1、CDR2和MDR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对外排泵相关基因的作用。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原代菌株和其成功逆转耐药的各敏感子代外排荧光染色剂罗丹明6G(R6G)功能的变化,探讨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对外排泵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1.近期本院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中,主要致病菌种仍为白念珠菌(69.8%),非白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27.6%)最为常见;所检测5种抗真菌药物中,出现耐药率最高的是伊曲康唑(14.7%),其次为氟康唑(6.9%)。VVC和RVVC患者的致病菌种分布和耐药率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显著性。白念珠菌比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哗的耐药率更高,而二者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显著性。所检测三种唑类药物之间交叉耐药情况明显。2.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以及丁香酚、小檗碱混合液可在对三株临床分离耐药菌株连续诱导培养6-8代,实现对氟康唑逆转耐药。逆转耐药后,连续培养三代,菌株对于氟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稳定于敏感范围内。而三株临床耐药株采用两种培养基的空白转种株,均未能在10代之内实现逆转。上述诱导药物均没有在30代以内对标准耐药菌株CA17实现逆转耐药。3.临床耐药菌株的CDR1、CDR2、MDRl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临床敏感株;4组经诱导药物作用后的敏感子代的上述外排泵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其耐药原代菌株明显下降。其中由香莲外洗液和两中药单体混合液诱导培养的敏感子代,上述三种基因表达下降较丁香酚、小檗碱单独诱导培养的敏感子代更加明显,而丁香酚组的敏感子代的上述基因表达比小檗碱组下降更为明显。4.与临床耐药株相比,白念珠菌标准耐药株CA17外排R6G的功能更强,但主要表现在有葡萄糖(即有能量来源)的情况下。临床耐药株外排R6G的功能在有或无能量来源的条件下均明显高于临床敏感株。临床耐药株经香莲外洗液、小檗碱以及两单体混合液诱导培养后的敏感子代在无能量来源的条件下,其外排率均显著下降。但丁香酚组与耐药原代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加入葡萄糖(即有能量来源)后,各组与耐药组相比,外排率均有显著下降。其中对外排泵功能抑制作用最强的是香莲外洗液,其次为丁香酚和小檗碱的混合液,丁香酚、小檗碱各自单独作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所调查VVC和RWC患者的致病菌仍以白念珠菌为优势菌种,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主要菌种仍为白念珠菌,较以往流行病学变化不大,但所有念珠菌中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首次超过了氟康唑。2.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以及丁香酚和小檗碱的混合液对临床分离耐药菌株均具有逆转耐药作用,以香莲外洗液出现逆转的代数最早。3.经香莲外洗液、丁香酚、小檗碱以及丁香酚、小檗碱的混合液诱导培养,可以显著降低白念珠菌临床耐药菌株的CDR1、CDR2、MDR1三种外排泵相关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明显抑制其编码的外排泵蛋白的外排功能。推测香莲外洗液中的包括丁香酚和小檗碱在内的部分有效成分是通过降低外排泵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真菌细胞外排抗真菌药物达到抗耐药作用的。4.在抑制外排泵基因表达和外排泵蛋白功能方面,香莲外洗液原方作用均强于两个中药单体的单独作用,部分情况下接近两个单体的混合液的作用,推测丁香酚、小檗碱在香莲外洗液中有相互协同的抗耐药作用,香莲外洗液中其他成分的上述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