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劳动力集聚是提高城市生产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形成的劳动力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传统研究中,关于城市生产率来源的解释主要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马歇尔集聚外部性理论,随着“新”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异质性个体的空间选择效应被证实了是城市生产率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机制,这样会使得传统的集聚视角高估了集聚对地区生产率的正向效应。为了更加全面的研究城市生产率来源的问题,本文将“集聚效应”与“选择效应”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即“群分效应”,探究城市劳动力群分效应的内在机制以及宏观表现。然而,劳动力在城市内的集聚与选择行为必然受到周围个体行为的影响,即社会网络,而这一影响因素一直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中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究社会网络影响下的城市劳动力群分效应问题,具体来讲:首先,基于社会网络的内涵指出其影响劳动力群分的微观作用机制,分别是社会网络的信息桥功能和同伴效应作用于劳动力工资收入,社会网络的寻租功能和同群效应作用于劳动力的就业选择行为。基于此,定义了亲缘、地缘等强关系互动下的封闭式网络和工作、社团等弱关系互动下的开放式网络,并比较了二者的区别。进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来识别城市劳动力开放式网络和封闭式网络,这是后文检验劳动力群分动力机制和宏观效应的关键,具体地,围绕研究主题从网络结构特征和网络成员主观意愿来设置社会网络的识别维度,基于维度指标与两类社会网络指数之间的路径系数测算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开放式网络和封闭式网络指数强度,发现中国城市内封闭式网络与城市规模成反比,开放式网络与城市规模成正比的规律性事实。其次,依据社会网络微观作用机制的内涵,构造了社会网络下城市劳动力群分效应的理论模型,为后文群分效应的实证检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量方法。将群分效应的产生过程分为两个不同阶段,封闭式网络影响劳动力进入城市阶段下的转移成本,开放式网络影响城市内劳动力的均衡工资水平,基于这一形成机理,构造了城市劳动力选择模型和集聚模型,并利用二者的嵌套形式推导出社会网络下城市劳动力群分效应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假说,即认为封闭式网络带来了城市劳动力的选择效应,城市规模带来了劳动力的同质性集聚效应,开放式网络带来了城市劳动力的异质性集聚效应。然后,利用计量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下城市劳动力群分形成的动力机制。对于开放式网络的工资收入决定模型,两阶段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估计法的回归结果均证实,开放式网络能够显著促进个体工资收入的提高,其中,不同教育程度子样本的回归结果中,开放式网络在高、中教育程度子样本下可以为劳动力带来正向的工资提升效应,而最低受教育程度子样本的回归结果则不显著;对于封闭式网络的就业选择行为模型,Probit估计法和工具变量估计法的结果显示,封闭式网络能够显著提高个体在就业中使用人情关系的概率,但不同教育程度的子样本回归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封闭式网络会对高、低教育程度群体带来正向的就业选择效应,但对中等教育程度群体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进一步地,包含城市和个体因素的双层线性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层面的多种因素会影响开放式网络带来的微观效应,包括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基础设施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等,而封闭式网络的微观效应仅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最后,利用无条件分布-参数对应的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下城市劳动力群分的宏观效应。利用劳动力技能的核密度分布图,可以从直观上对比不同社会网络强度下劳动力技能的分布特征,并借助stata软件给出不同社会网络强度下城市劳动力群分效应的估计结果:对于开放式网络强度的不同分组,超大和特大城市内劳动力技能优势更多来源于同质性和异质性集聚效应;对于封闭式网络强度的不同分组,相比大城市,中小城市劳动力技能分布表现出正向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集聚效应,而相比特大及以上城市,中小城市的劳动力技能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负向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此外,贡献度的分析结果显示,同质性和异质性集聚效应对城市间技能差异的贡献程度相近,而选择效应的贡献程度与二者相差较大。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子样本估计结果显示,低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群分效应的回归结果更具稳健性,不同劳动力来源地子样本估计结果显示本地劳动力群分效应的回归结果更具有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