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脊椎转移肿瘤患者常因椎体破坏、病理性骨折、肿瘤生长压迫脊髓和神经,出现剧烈疼痛甚至瘫痪,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脊柱转移瘤的治疗原则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运动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单发的椎体转移灶虽可选择行外科手术切除、外放疗等治疗,但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往往无法耐受。对于多发椎体转移,手术适应症严格,大多数患者无法满足,且手术难以完全切除肿瘤。常规的外放疗因人体正常组织和脊髓耐受剂量的限制,治疗剂量局限无法进一步提高,难以达到肿瘤致死剂量,肿瘤在外放疗后易于复发。而化疗也难以控制脊椎局部灶性肿瘤进展,骨折、脊髓神经压迫等严重事件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作为新兴的近距离放射治疗肿瘤手段,已证明几乎对所有的实体肿瘤有效,由于其低能量和低剂量率特点,邻近组织承受的辐射损伤较少,有更好的耐受性,而且植入为经皮穿刺方式,创伤极小,恢复快,患者可以耐受多部位、多次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对脊柱转移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粒子分布达到剂量学要求是该项治疗成功的关键,手工植入难以保证粒子分布满足剂量学要求,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模板导航碘-125粒子植入技术成功用于颌面、颈部、盆腔等部位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已逐步应用于全身肿瘤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 二、材料与方法 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介入病房2016年10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 15 例行 3D 打印模板导航碘-125 粒子治疗椎体转移肿瘤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资料,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受侵椎体部位及数量、疼痛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等,并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所有病人均经行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转移性癌,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定位成功后,将术前薄层扫描CT图像导入TPS系统进行重建并将图像传给厂家,制作3D打印模板,同时在TPS系统上模拟进针路径、植入粒子数目及剂量分布曲线,制定术前计划。复位准确后,在3D打印模板引导下按术前计划向病灶内植入碘-125粒子。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各随访1次,此后每3个月随访 1次,随访截止时间为术后 12个月。随访时复查CT、MRI,评价肿瘤情况,并记录疼痛评分、功能状态评分及并发症情况。 三、结果 所有15例患者18个椎体转移灶均顺利完成3D打印模板导航碘-125粒子植入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处方剂量10000-16000cGy,碘-125粒子活度0.8mCi,术后复查 CT 提示粒子分布均匀。术后患者 NRS 评分、KPS 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亦得到部分改善,脊髓压迫症状较术前得到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时局部肿瘤控制率达93.3%(14/15),术后3个月随访时局部控制率可达100%(15/15)。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如 GTV、OAR、D90、D100、V90、V100、V150 以及粒子数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中实施情况与术前计划吻合度较高。 四、结论 通过3D打印模板导航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脊柱转移肿瘤,患者症状缓解明显,肿瘤局部控制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 3D 打印模板导航下,术后验证剂量学参数与术前基本一致,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差异不明显,吻合度高,说明通过3D打印模板导航可大大提高粒子植入的精准度,使得剂量分布安全、合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