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在2000年世界银行的一次会议中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城镇是国民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推动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不但制约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而且将会影响社会实现现代化,继而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等等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安徽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尽管安徽省在中部省份中城镇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截止2012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在第23位。城镇化水平的落后已经制约了安徽的经济发展速度。本文根据城镇化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经济中影响城镇化的因素,架构了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并通过统计分析手段全面测度了安徽省各个地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其中包含对不同要素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定,进而探索各区域发展路径的不同。本文在对重要的城镇化理论进行梳理之后,对中外城镇化进程进行回顾,并着重对安徽河南两省的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全面探寻安徽城镇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然后深入分析安徽省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以此为基础,再通过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安徽省内城市进行评价。最后,针对皖北,皖中,皖南三个不同区域间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再结合区域和区域内城市自身的特点,提出各自发展城镇化所应该选择的具体路径:(1)皖北地区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沿革较重,是主要的粮食产区,在今后的城镇化发展中应该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建设,同时充分发挥皖北地区为徽文化发源地的优势,进行旅游景区建设;(2)皖中区域需要继续确立省会合肥的增长极地位,带动周边城市形成相关配套产业,大力发展中小城市;(3)皖南城市带则要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继续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打造矿业基地,同时坚持黄山的旅游立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