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当今中国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中,土地问题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我国农村土地产权进行了不断地变革,包括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所有制、土地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两权分离”、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三权分离”的变革,之所以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的产权主体进行了界定与划分,是针对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决策与变革。不能否认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也不能否认家庭分散经营的创造性。至于何种产权制度能够带来农业利益的最大化是人民的选择、时代的倒逼。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然而,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三十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框架下的农村土地产权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农业规模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迫在眉睫。本文一方面主张土地在“三权分置”下,放活土地经营权,加速土地流转;另一方面,不排斥集体经济的发展,承认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的重要性。本文综合阐释了二方面的优势,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认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应当在坚持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前途下,多管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走出适合特色的产权改革道路,不一刀切。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文章的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家的土地产权理论和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研究从我国土地改革时期,农民拥有土地所有制开始到合作化时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集体所有下,农户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产权变迁,分析各个阶段的产权制度与分配,以及产权的不同效益;第四章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介绍了土地集体产权存在的问题。包括家庭承包责任制下,集体产权主体模糊,组织虚化与缺位、土地集体化组织经济功能弱化与社会职能缺位、农村集体产权组织经济实力不足,土地流转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的加大等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在以上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业集体化道路,加强土地产权立法和执法、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市场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在实现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的进程中,社会主义的性质必须充分地彰显,体现在农业上则必须加强农业集体化的经营,强化集体所有权,创新土地经营制度是当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的共享展、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