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调整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农产品市场动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掌握农产品市场行情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运用波动系数分析农产品价格的时间变化特点;应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和GIS技术研究农产品综合价格的空间格局;应用动态分层聚类方法分析单个农产品价格的空间格局。以大米和猪肉为例,分析成本、容量、优势生产基地和优势市场的空间变化规律,确定江苏大米和猪肉的市场优势。最后以江苏为例,提出江苏农业结构调整的策略。论文的结论如下: 1.农产品价格的时间动态。在江苏省内,蔬菜具有周期性波动趋势。耐储存的蔬菜波动强度较小;不耐储存的蔬菜波动强度较大。大宗农产品价格周期不明显且产区的波动较小。在同一地区同种蔬菜价格随时间波动的趋势相同,具有联动性。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总体价格水平较低。 2.农产品综合价格空间格局。采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对全国各省农产品综合价格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各省存在显著的空间梯度差异:东南沿海的价格明显高于西北内陆;东部的价格显著高于西部。大城市的价格水平高于中小城市的水平。总体来讲全国可分为四个区:高价区、较高价区、中价区和低价区。长江三角洲的水平总体较高,属于高价区,低价区一般集中在内陆地区及西北地区。 3.我国不同城市和东西部、南北方蔬菜价格的区域差异。蔬菜价格水平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与波动系数呈负相关。且波动系数从北到南逐渐减小,从东到西逐渐增大。交通距离较远的两地蔬菜价格相关性不如交通距离较近的区域显著,即距离越近,价格变化越灵敏。 4.分类农产品价格空间格局。运用动态聚类方法将全国各省单个农产品价格分为六大价格区。进一步以江苏的大米和猪肉为例,分析全国市场容量格局、生产成本空间格局、相对优势生产区格局和优势市场格局,确定江苏大米和猪肉的市场优势。 5.分析江苏的区域特征和目前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江苏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