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提出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被我国的翻译工作者所重视和应用。而接受美学中所提倡的“把读者作为应重视的主体因素”这一概念也被学术界所广泛接受。文学作品翻译与接受美学之间无法割断的内在联系也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证明。但是接受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情况是不均衡的,对英译汉文学作品的接受美学研究开展得比较广泛,而采用这种理论来研究日本文学作品汉译的情况却比较少。本论文是围绕井上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小说《敦煌》和《天平之甍》的汉译本,以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在某个特定时代背景下,某个译作受到欢迎的原因,以及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和读者各自发挥的作用。接受美学无疑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对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并且,笔者以接受美学作为理论指导,对读者接受这一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进行了自己的评价。从文学翻译的审美本质来看,译者除了发挥自身主体性,把原作中的艺术境界传达给读者以外,也必须尽可能把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展现给读者,以期给予读者美的享受。从接受美学的翻译观来看,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和读者都是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接受者。期待视野、视域融合、审美距离、空白等概念都对文学翻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接受美学在日本文学作品汉译研究中应用范围的扩大、译者的接受、译者对读者的关照以及具体方法、译者和读者到底在翻译过程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提升接受鉴赏水平等内容作为本论文的主要探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