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IGFBP-rP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定量检测IGFBP-rP1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预后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定量RT-PCR(QRT-PCR)技术检测168例/次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IGFBP-rP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与同期30例非白血病患儿作对照。根据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因素,分析IGFBP-rP1基因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组急性白血病患儿IGFBP-rP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儿(M估计值分别为0.091、0.137);且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初诊组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诊组(P=0.0130),缓解时AML组表达最低,接近非白血病患儿组;复发时其表达水平再度升高(M估计值=0.084)。就ALL组而言,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病程阶段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且IGFBP-rP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危险度评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GFBP-rP1可能参与小儿AML的发生、发展。二、IGFBP-rP1基因作用机制研究。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下调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中IGFBP-rP1基因的表达,通过观察IGFBP-rP1基因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粘附、穿膜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步探讨IGFBP-rP1基因在AML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白血病细胞株U937,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U937中IGFBP-rP1基因的表达;从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购买三对IGFBP-rP1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优化转染条件,筛选最有效的干扰序列,瞬时转染U937细胞。Q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干扰效果,并对IGFBP-rP1下调后的U937细胞进行细胞增殖、粘附、穿膜、浸润实验。结果: IGFBP-rP1下调后的U937细胞,24小时后细胞增殖能力受抑(0.580±0.159),明显低于未干扰组和阴性对照组(1.049±0.274;0.946±0.195)(P<0.01);转染靶向IGFBP-rP1基因siRNA的U937细胞其粘附能力明显低于未干扰组和阴性对照组(0.247±0.031 VS 0.406±0.023,0.395±0.011)(P<0.01);细胞穿膜及侵袭实验表明干扰IGFBP-rP1基因后的白血病细胞株U937穿膜及侵袭能力均较对照组减弱,[(0.387±0.021)×105VS(1.017±0.031)×105, (0.908±0.027)×105; (0.197±0.098)×105 VS (0.493±0.067)×105, (0.469±0.083)×105](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GFBP-rP1基因可能通过改变细胞的增殖、粘附、穿膜、侵袭能力参与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