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上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haiyan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gastrointestinal telangiectasia)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出血性血管病变,上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更为少见。尽管其发病率低,但仍是造成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目前治疗上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的目的在于评估APC在治疗上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13例因上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6例患者采用APC治疗,7例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归纳总结其临床特征和内镜下表现,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3.15±13.76岁,首发症状2例表现为呕血,11例表现为黑便,病变位置分别位于胃底(2/14)、胃体(4/14)、胃窦(5/14)、十二指肠球部(2/14)、十二指肠降部(1/14),其中1例患者病变位置有2处。6例患者经APC治疗后,血红蛋白从术前69.50±13.63g/L上升至97.75±13.77g/L(P<0.05),术后患者未出现并发症。7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血红蛋白由57.71±12.68g/L上升至78.71±10.32g/L(P<0.05)。APC治疗组平均住院日为12.50±9.04天,低于保守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日18.57±12.82天,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PC治疗组的再出血率(0/6)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4/7),有显著性差异(P=0.026)。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上消化道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方法。
其他文献
<正> 800米跑是田径项目的“顽固堡垒”,也是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如何科学的提高800米成绩已成为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就此依据实验结果和国内外专家、学者、教练的研究,利用
1病例简介患者,男,63岁,于2002年4月2日上午10时因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急诊入院,经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脑干、小脑),遵医嘱给予支持疗法,约8h后,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血压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故华人学者陈世骧先生在比较语境中以《中国的抒情传统》及系列文章,揭示和命名了“抒情传统”,将这个美学论题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诠释概念与认知框架。
目的探讨不同ST段形态早复极人群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减速力(DC)及心室复极离散度。方法研究对象早复极个体100例,分为ST段水平上升或下斜型下降50例和ST段上升或上斜型上
研究背景骨关节创伤、肿瘤切除以及感染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骨缺损。而骨缺损的修复一直以来是骨科医师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目前临床上所常用的修复方法,如自体骨移植、异
研究背景及目的:腓骨肌萎缩症为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其发病率为1/2500[1]。该病为一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目前国际上专门针对CMT病人的
文章利用偏光弹性仪对潜伏式浇口和扇形浇口的pc平板分别在浇口区域、填充中部区域和填充末端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又利用WGT一S透光率/雾度测试仪对对应的区域进行了透光率
文章从文化内容、文化要旨、文化结构三方面论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认为主要差异并非水火不容,反而存在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东西方文化各自存在
元结是盛、中唐转折时期重要的诗人与诗论家,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生活在李唐王朝的兴盛时期,又亲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感知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轮高潮已经悄然到来。从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到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