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空间集聚是产业活动最显著的地理特征之一,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促进创新活动、推动区域和城市经济增长,从而受到学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转轨、产业升级、生态觉醒等内外环境变化,中国大都市制造业经历了空间重组过程,培育和引导制造业空间集聚也成为城市参与区域乃至全球竞争的重要政策工具。本论文以江苏省制造业最为发达的苏州和无锡两个城市作为实证区,着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都市内部尺度上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格局演变、驱动机理以及城市化效应,以期为大都市制造业空间优化提供导向和政策建议。
论文在考察转型期分权化、市场化、全球化和城市化过程对大都市制造业空间集聚影响的基础上,依托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从空间格局、驱动机理以及城市化效应等方面归纳和演绎出大都市制造业集聚的理论规律和假设;制造业可能会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城市郊区扩散和再集聚;在全球化和地方化影响下,制造业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价、环境压力,政府政策放大了区位因素的影响;制造业空间集聚过程,会带来城镇用地扩展和人口集聚,进而促进中心城区的扩张和推动新城形成。
论文在对大都市制造业集聚格局的实证中,综合运用K(L)函数、象限分析、核密度估计等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1985、1996、2001和2004年四个时间断面上制造业集聚特征,并重点比较了不同行业类型和经济类型企业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后,苏州和无锡制造业总体上经历了由老城区向城市外围开发区以及工业乡镇扩散和再集聚的过程,基本符合理论预期。在此过程中,高技术企业比低技术企业空间分布更为集聚,且集聚区域总体上更接近中心城区;内外资企业存在“空间失配”现象,外资企业倾向于布局在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条件较好的省级开发区,而内资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相对集中布局在省级开发区以及乡镇工业园区;研究中并没有观察到理论预期的企业向环境容量大的区域集聚的现象。
论文采用问卷访谈和计数回归等方法对影响制造业区位选择和空间集聚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交通通达性等传统区位因素仍然深刻影响企业区位行为,但地价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目前工业用地低价甚至零地价恶性竞争造成的,而同类企业空间集聚的区域一直是影响新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原因。随着环保压力的趋大和生态意识的觉醒,新进入企业区位选择逐渐远离环境敏感地区,但尚不能完全扭转不合理的企业空间分布格局。开发区建设以及相关的财税减免和基础设施配套是政府招商引资进而影响制造业企业区位和空间集聚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开发区的日渐饱和,开发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在减弱。
以无锡为例,采用耦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制造业空间集聚过程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企业空间集聚首先带来的是城镇用地的扩张,然后才逐渐形成人口的集聚。作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开发区在由单一的工业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型过程中,也会对中心城区以及新城建设产生影响,边缘型开发区会逐渐纳入中心城区,并转变成都市型经济园区,近郊型开发区部分地区会成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而其他部分地区可能会形成新城,而远郊型开发区出于自身配套的需求,极易形成新城区。
制造业是中国城市参与区域和国际分工的主要经济领域,但由于区域过度分权和“惟GDP论”的存在等带来了城市间过度和非规范竞争,造成土地价格战和生态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可以重点从完善制造业区位择优和约束机制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综合考虑生态约束、开发引导和空间要素的大都市制造业空间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