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毒品成瘾者温灸前后的面部红外热成像图,分析该人群的面部红外热成像特征,同时运用量表技术采集毒品成瘾者温灸前后证素特征及变化,以此探讨毒品成瘾者红外热成像图变化与中医脏腑的关系。以期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为临床戒毒工作提供辅助诊疗的客观参考依据,为后续开展毒品成瘾的防治工作奠定可行的技术基础和开拓新的思路。方法1.筛选70例毒品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毒品成瘾者中医PRO量表》与《四诊信息采集表》按规范的方法采集受试者基本资料及四诊信息,并应用证素辨证方法提取中医证素,对比温灸干预前后该人群的证素分布特征及变化差异。2.利用红外热成像扫描仪规范采集温灸前后面部红外热成像图,对比吸毒人群与正常人群的面部红外热成像特征及吸毒人群温灸干预前后面部红外温度的变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毒品成瘾者红外热成像变化与中医脏腑的关系。结果1.毒品成瘾者基本信息情况(1)基本信息与饮食习惯:本次研究的对象年龄范围以21~30岁为主,婚姻状况以未婚者居多,职业以无业者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口味嗜好以喜辛辣、喜甘甜居多,部分人好吸烟与好饮酒。(2)吸毒年限与原因、复吸时间与原因:本次研究的对象吸毒年限以4~9年居多,吸毒原因多因为好奇心理与他人引诱;近半数人在脱毒后1年及以上会复吸,复吸的原因主要为打发无聊时间、受到毒友影响及毒贩引诱。2.毒品成瘾者中医证素特征及变化(1)毒品成瘾者温灸前中医证素分布特征:病位证素分布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脾、肝、肾、胃、肺、心神等;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主要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四种虚性证素,实性证素以热、湿、痰、气滞为主。(2)毒品成瘾者温灸后中医证素分布特征:病位证素分布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肝、肾、脾、胃、心神等,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主要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种虚性证素,实性证素依旧以热、湿、痰、气滞为主。(3)毒品成瘾者温灸前后中医证素积分变化:病位证素的积分差异以肝、肾、表(P<0.01),胃与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病性证素的积分差异以阴虚、热、湿、气虚、阳虚、血虚(P<0.01),痰和血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吸毒组与对照组面部红外温度差异对比:两组的面部红外温度在平均温度、最大温度、最小温度的差异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吸毒组的平均温度、最大温度、最小温度均高于对照组。4.毒品成瘾者温灸前后面部红外温度变化:吸毒组在接受温灸干预后,其中B1区(P<0.05)、C1区和C2区(P<0.01)面部红外平均温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毒品成瘾者面部红外温度变化与脏腑的相关性:吸毒组的面部分区红外温度变化与肝存在相关关系(P<0.05),且面部分区B1、C1、C2区的温度变化与肝的证素积分变化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而肾、胃、心的证素积分变化与面部分区的红外温度变化未见相关关系(P>0.05)。结论1.毒品成瘾者的人群分布以青年、未婚、无职业、低学历者为主,部分人具有饮食偏好及烟酒嗜好,戒毒后复吸率仍旧较高。2.毒品成瘾可伴随多脏腑(脾、肝、肾等)功能的损害,同时出现多种病理因素变化,成瘾日久表现出虚实夹杂的病性特点,而温灸干预对于毒品成瘾者身体状态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吸毒人群与正常人群的面部红外热成像特征存在差异,毒品成瘾者面部红外热成像变化与肝存在相关关系,提示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临床戒毒工作辅助诊疗可参照的客观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