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进行对比来进行观察,本实验主要观察持续被动训练(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结合超声波治疗、作业疗法、中频电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康复科常规治疗手段与单一超声波结合作业疗法、中频电疗法等康复科常规治疗方案及空白实验等做对比,对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并进行讨论持续被动训练(CPM)结合超声波治疗肩手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患者,按纳入标准选择90例病人进行实验,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纳入试验的患者,年龄46.78±10.73岁,病程2.98±0.73周。采用科学的随机化的方法进行分组试验,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经分析后表明三组患者在年龄及病程等一般性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治疗组采用CPM结合超声波配合作业疗法及中频电疗法等康复科常规治疗手段,对照组采用则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减少了持续被动训练,只有超声波配合作业疗法及中频电疗法等康复科常规治疗诊疗方案,空白组则采用偏瘫肢体综合、作业疗法、中频电疗法等常规诊疗计划。试验观察及治疗时间定为4周,其观察指标选择了NRS和FMA-UE,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肩部疼痛及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分别进行评分,将三组患者前后的评分结果进行科学的比较与处理。数据分析处理采用了SPSS 17.0统计软件,通过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异及三组间治疗后评分的差异。观察CPM结合超声波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1、4周后,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疼痛明显好转,FMA-U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P<0.05),表明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进而可以得出三组治疗方案均能降低患者肩部疼痛,改善或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空白组,FMA-UE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1),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后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统计学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治疗组在缓解疼痛程度及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3、4周后,三组中的90例患者,30例治疗组,其中痊愈的例数为8例,显效的例数为14例,有效的例数为7例,无效的例数为1例,计算得出其临床治愈显效率73%,总有效率97%。30例观察组,痊愈的例数为3例,显效的例数为6例,有效的例数为17例,无效的例数为4例,临床治愈显效率30%,总有效率87%,空白组30例,痊愈的例数为3例,显效的例数为5例,有效的例数为17例,无效的例数为5例,临床治愈显效率26.7%,总有效率83.7%。三组患者临床治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频电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科常规治疗方案在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尤其其缓解其疼痛、改善上肢功能上中有一定的效果,CPM结合超声波治疗、作业疗法、中频电疗法等常规治疗等常规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上肢的功能,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