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薄膜中金属颗粒对发光特性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双离子束溅射技术,通过对由Si、SiO2以及Al、Si和SiO2组成的复合靶的溅射制备出Si-SiO2以及Al-Si-SiO2薄膜。其中铝、硅在薄膜中的含量可分别通过改变靶面上铝、硅所占的表面积来调节。通过对上述薄膜的PL、PLE以及EL的分析,研究了此头薄膜中所存在的缺陷及发光中心,以及结构对发光的影响。着重讨论了掺铝对薄膜电致发光的启动电压、发光强度、发光效率的影响。 用XRD,TEM,XPS等测试手段对薄膜的成分、元素的化学状态、晶体结构以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测试。当薄膜沉积的基片温度较低时,薄膜呈现非晶结构,薄膜中的铝主要是以单质铝的团簇形式存在于非晶的SiOx(X<2)中,而多余的硅则以单质或低价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膜中。 对薄膜进行了PL和PLE谱的测量。研究了薄膜中的缺陷状态和发光中心。发现了PLE谱与PL谱间的Stokes位移,且对不同PL谱峰其位移也不相同,表明了其发光过程的不同。分析认为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发光机理同时存在。 对薄膜进行了乩谱的测量。发现了Si-SiO2薄膜和Al-Si-SiO2薄膜均存在很强的峰位在510nm的电致发光(EL)谱峰。我们认为该谱峰来自于SiOx中某种缺陷所形成的发光中心。与不掺铝的Si-SiO2薄膜相比,Al-Si-SiO2薄膜的EL谱的有三大特点:(1)EL谱的启动电压明显下降;(2)样品的发光强度、发光效率均显著增加;(3)而即使在反向电压下也能获得EL的发光谱。结果表明在硅基薄膜中掺入适量的金属(例如:铝),并使其以团簇的形式均匀弥散在薄膜中,有可能既不改变薄膜的发光中心,又可大大提高其发光效率。这为该类发光薄膜走向实用化提供了一条较为实用的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汽车排放已经成为中国一些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该文在分析城市街道流场和湍流场特征的基础上,改进了丹麦开发的OSPM街道峡谷汽车污染扩散模式,
全文分为两部分:1、掺杂高硅氧玻璃的制备和研究;首先针对玻璃制备工艺——原始玻璃的准备、分相热处理、酸浸、干燥、掺杂、烧结的研究,为获得高质量的高硅氧玻璃奠定基础.
吸附法是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常用技术手段。目前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尺寸主要集中在微米以上,存在吸附容量偏低、吸附速度较慢等问题。本论文成功制备出两种亚微米聚苯乙烯基核壳复合吸附材料,研究了其去除水中重金属的性能,探讨了相关作用机理,为亚微米尺寸吸附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首先本文依据静电组装原理,以聚苯乙烯微球(PS)为载体,将纳米Fe304颗粒负载到亚微米聚苯乙烯微球(d=35
伶仃洋河口湾是珠江口最大的河口复合体,其滩槽演变趋势对珠江三角洲防洪排涝、伶仃洋出海航道的维护、整治以及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有重大影响.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该文试图
该文基于对硫酸盐生物技术的研究,引入了一种更加实用的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类方法,即将硫酸盐还原菌按照它们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对电子供体利用的不同将其分为利用氢的硫酸盐还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各种方法把有机和无机组分结合一起合成具有突出性能的材料,为研究和开发新材料开拓了新路径。齐聚倍半硅氧烷是由硅
该论文通过生物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对改性造纸黑液木质素--氨氧化木质素(AOL)作为控释氮肥的肥效及其氮素控理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盆栽试验入手,研究了AOL作为控释肥在河流冲积
扫描探针显微镜经一定的改造,即用自制的"金刚石探针+方形钨薄片"刚性悬臂梁取代传统的氮化硅或硅材料柔悬臂梁探针,可应用于材料的纳米摩擦学性质研究.我们可以定量区分离分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业安全和人类健康,近年来我国在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全国耕地点位的超标率达到19.4%,显著高
该文在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包括活性炭和膜技术)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活性炭和膜法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和性能进行了实验及中试研究.研究表明,与原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