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辨认癣临床调查、致病菌鉴定与皮肤镜特征

来源 :川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难辨认癣的临床特点、致病菌种分布情况,以及皮损在皮肤镜下的特征,为难辨认癣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1、收集2016年01月到2017年01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难辨认癣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形态学方法联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致病菌种。2、用皮肤镜观察难辨认癣患者皮损治疗前、治疗后的镜下征象,与典型癣、湿疹、银屑病、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玫瑰糠疹比较。观察难辨认癣在皮肤镜下有无特征性征象;观察特征性征象在治疗后有无改变。结果:1、共收集到难辨认癣患者49例。男性25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是29.11±21.89岁;农村居民占69.39%。病程最短为4天,最长十余年。皮损部位:面部、四肢、躯干、臀部、颈项部。最常误诊为湿疹,其次是神经性皮炎、面部皮炎、毛囊炎、银屑病、虫咬皮炎、口周皮炎、玫瑰痤疮、带状疱疹。41例患者曾经使用过药物治疗。引起难辨认癣的致病菌有:须癣毛癣菌(65.31%)、红色毛癣菌(24.49%)、犬小孢子菌(6.12%)、断发毛癣菌(4.08%)。2、不典型血管、多角形血管网、毛囊环形隆起、毛囊周黄色晕、毫毛明显减少在难辨认癣与非皮肤癣菌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多角形血管网在难辨认癣及典型体癣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发生改变的皮肤镜特征性征象有不典型血管、多角形血管网、毛囊环形肿胀、毛囊周黄色晕减少及毫毛明显增多(P值均小于0.05)。结论:1、难辨认癣的发生不仅仅与糖皮质激素有关,还与致病菌种、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物理因素等有关。2、难辨认癣好发于面部,容易被误诊为皮炎湿疹类疾病,主要致病菌是须癣毛癣菌。3、难辨认癣在皮肤镜下特征性征象表现为不典型血管、多角形血管网、毛囊环形隆起、毛囊周黄色晕和明显减少的毫毛。4、皮肤镜可以作为无创、简便的工具用来辅助诊断难辨认癣以及对其进行疗效评估。
其他文献
我国渤海稠油油藏储量丰富,累计储量为34.5×108t。采用注水常规开发技术,方案设计水驱采收率仅为18%~25%。为了尽可能在平台寿命周期内更大幅度的采出地下原油,渤海油田在含
煤矸石作为产量巨大的煤炭资源开发伴生物,其大量堆积产生的环境效应以及综合利用途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重点内容。本文以鄂尔多斯某煤矿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煤矸石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重点考察了煤矸石的浸泡、淋溶条件下的重金属释放规律。随后利用煤矸石中硅铝元素富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合成条件,在不外加硅铝源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煤矸石基NaX型分子筛,并利用XRD、SEM等手段对合成
本文从20世纪初特别是1909年至1930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大背景,梳理20世纪初期延边地区商埠地发展的历程,研究金融业、国际贸易、交通、通讯、教育及医疗等行业中,中日两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削减贫困人口,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
近年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机遇,同时也给大数据可视化领域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带来巨大挑战。虽然大数据在针对特定情境的新工具和技术开发层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用户认知和交互层面的关注较少。目前没有一个将交互概念化的框架理论来系统的指导可视化交互设计,也少有研究关注于设计师在进行可视化交互设计时的思维过程和策略原则。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本文以用户认知为出发点,提出一个通用的将交互概念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