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卟啉单胞菌肽酰精氨酸脱亚氨酶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j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会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终会导致牙齿脱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是一种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产黑色素专性厌氧杆菌,是慢性牙周炎病变区或活动部位最主要的优势菌之一。P.gingivlalis能够诱导宿主细胞发生异常免疫反应,破坏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导致宿主体内和谐共生的微生物组出现生态失调。P.gingivalis的毒力和潜在致病作用多种多样,细菌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入血经血液途径可到达机体不同的器官,诱发或加重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生理状态下,肠道稳态的维持有赖于肠道微生物、肠道上皮系统和免疫系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宿主免疫应答的活化,打破易感宿主的免疫耐受,继而引发全身免疫失衡,最终出现促炎性应答,导致外周组织破坏。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甚至全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是肠道疾病中最多发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UC 的发病机制是环境因素、肠道微生物、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间复杂作用的结果,免疫调节紊乱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肠道黏膜免疫反应的激活是导致UC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直接原因之一。人体T细胞来源于胸腺,根据表型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大细胞亚群。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抗原呈递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诱导CD4+T细胞分化为Th1、Th2、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等。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Th17细胞分泌的主要效应分子,Th17细胞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银屑病、UC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相关。UC患者的肠黏膜在炎症状态下具有较高水平的Th17和IL-17,且UC患者在活动期Th17主要表达于肠黏膜的固有层。Th17和IL-17可能是UC的发病机制中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Tregs通过抑制Th1和Th17细胞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与疾病进展和免疫炎性反应的降低密切相关。Th17细胞和Tregs在由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结肠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h17细胞通过IL-17的依赖性方式,刺激炎性浸润活化和结肠粘膜的弥漫性出血,加速隐窝脓肿的形成,加速UC恶化。Tregs由于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的产生,抑制了 Th17细胞的扩散,进而抑制结肠炎的发展,在UC中是主要的免疫抑制细胞。牙周炎患者的口腔细菌可与肠道微生物群一起转移到肠道,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导致肠上皮通透性增加和内毒素血症的增加,加重肠道炎症。有研究表明,牙周炎可通过微生物群和免疫异常反应两种机制促进结肠炎的进展,口腔微生物群在肠道中的异位定植,可诱导肠道中的Th17细胞发生免疫异常反应。在由结扎丝诱导的大鼠牙周炎模型中发现小肠上皮分层、基底层变性、隐窝加深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结构改变。补充肠道益生菌可以缓解这些缺陷。由牙龈卟啉单胞菌引起的口腔感染会削弱结肠运动功能,这意味着牙周致病菌可以被称为IBD的宿主反应调节剂。在口腔中产生并激活的局部促炎性细胞因子,可进入血液并循环至肠道,从而影响IBD。同时,与健康对照者相比,UC患者的牙周炎发病率显著增高,牙周袋深度更深,牙齿缺失数更多。这些证据表明,牙周炎与结肠炎密切相关。肽酰精氨酸脱亚氨酶(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AD)是一种蛋白质修饰酶,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免疫应答和基因转录。PAD能够通过催化肽酰精氨酸残基转变为瓜氨酸残基,修饰宿主蛋白,将其转化为瓜氨酸。蛋白质瓜的氨酸化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趋化因子的免疫活性,引起宿主免疫异常反应,从而导致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尔茨海默氏病和UC等。在先天免疫应答的初始阶段,瓜氨酸刺激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促进肠道炎症的进展和加重。通过对IBD患者的结肠组织活检发现,瓜氨酸化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由DSS诱导的UC动物模型的肠道固有层细胞中发现,PAD染色较强,瓜氨酸化可以促进炎症。牙龈卟啉单胞菌肽精氨酸脱亚氨酶(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PAD)是口腔细菌中唯一由P.gingivalis分泌的生物酶,在外膜囊泡中合成和释放,能够加速牙龈组织中的蛋白质瓜氨酸化,由PG1424基因编码。根据前人研究及本课题组研究结果提示,PPAD可能是研究P.gingivalis乃至牙周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关系潜在机制的重要因子之一,但PPAD是否有助于UC尚未明确。本研究拟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构建PG1424基因突变菌株和回补株,为研究PPAD的功能提供研究基础。通过DSS建立UC小鼠动物模型,研究PPAD在肠道疾病中免疫应答反应的作用,探讨PPAD能否对UC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同时通过体外细胞学研究,将P.gingivalis W83野生菌株和ΔPG1424菌株分别与CD4+T细胞共培养,检测Th17细胞和Tregs的百分比,以及上清液中IL-17和IL-10的表达水平,验证P.gingivalis能否通过促进CD4+T细胞向促炎性Th17细胞转化,促进炎症性免疫反应,从而加重UC的严重程度。研究方法:1、构建PG1424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将载体电转化至P.gingivalis W83菌株。外源插入基因为红霉素抗性基因,具备红霉素抗性,可通过红霉素抗性培养基筛选阳性菌株。通过realtime PCR等方法鉴定,为研究PG1424基因功能提供细菌模型。2、选取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第一组:对照组,正常饮食饮水40天;第二组:P.gingivllis组,正常饮食饮水40天,从第1天起隔天喂饲1×109CFU/mL P.gingivalis W83 至第 40 天;第三组:肠炎组,正常饮食饮水40天,从第31天起饮水中加入DSS药物建造UC模型10天;第四组:肠炎野生株组,正常饮食饮水40天,从第1天起隔天喂饲1×109CFU/mL P.gingivalis W83至第40天,从第31天起饮水中加入DSS药物建造UC模型10天;第五组:肠炎突变株组,正常饮食饮水40天,从第1天起隔天喂饲1×109 CFU/mL△PG1424至第40天,从第31天起饮水中加入DSS药物建造UC模型10天。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称量体重,计算疾病活动指数和组织损伤指数,评估结肠炎严重程度。全部小鼠于实验第40天结束时处死取材,如遇中途死亡情况则立即取材。外周血采集方式采用摘除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并采用颈椎脱位法处死,分离结肠,观察结肠状态并测量结肠长度,结肠组织HE染色做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试剂盒法对外周静脉血进行Th17细胞和Tregs百分比检测,对IL-17和IL-10表达水平进行检测。3、通过体外细胞学研究,将P.gingivalis W83和PG1424基因突变菌株分别与CD4+T细胞共培养72h后,检测Th17细胞和Tregs的百分比,IL-17和IL-10的表达水平,探讨P.W83能否通过促进CD4+T细胞向促炎性Th17转化,进一步促进炎症性免疫反应,从而加重UC的发生、发展。结果:1、构建PG1424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电转化至P.gingivalis W83菌株后,插入外源基因使PG1424基因失活。经红霉素抗性培养基筛选阳性菌株,通过realtime PCR方法鉴定后证实PG1424基因失活菌株构建成功。2、饮用DSS溶液的三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结肠长度缩短,肠腔内大量积血。DAI指数、组织损伤指数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显示炎性改变较重,Th17细胞分选的比例和血清中IL-17的含量显著升高,Tregs比例和IL-10含量显著降低,且肠炎野生株组的各项结果与肠炎组和肠炎突变株组相比较,可见显著性差异。肠炎组和肠炎突变株组之间各项结果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gingivalis组与对照组相比,虽然各项结果略高于对照组,但未见显著性差异。3、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发现,P.gingivalis W83菌株与ΔPG1424均能促进CD4+T细胞向促炎性Th17转化,以及Th17的主要效应性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上调,Tregs 比例和IL-10表达含量均下降。与ΔPG1424之间比较,P.gingivalis W83菌株促进CD4+T细胞向促炎性Th17转化和IL-17表达上调的作用更明显,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P.gingivalis能够加重UC的严重程度,并可能是肠道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与ΔPG1424相比较,感染P.gingivalis W83菌株的小鼠UC严重程度更为明显,提示我们PPAD可能是P.gingivalis W83菌株诱导CD4+T细胞向促炎性Th17转化,促进UC的炎症反应,加重UC严重程度的潜在机制。3、PPAD在CD4+T细胞向Th17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加重UC的严重程度,对PPAD的深入研究为探讨UC免疫异常反应的相关因素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左心室(LV)重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的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研究旨在应用心脏磁共振(CMR)成像方法评估循环mi R-1与梗死后6个月左心室重构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旨在建立和验证基于平扫T1mapping的放射组学列线图,以预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目的:目前,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由于死亡率和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中国正在迅速转变为老龄化国家。据预测,从2010年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从1.11亿(占总人口的8.2%)增加到4亿(占总人口的26.9%)。这种老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标志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预期寿命的增加和老龄化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健康挑战。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
目的:内耳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正常内耳中,内淋巴液保持恒定的体积和钠、钾、氯化物和其他电解质的特定浓度,内耳细胞在稳定的内淋巴液中发挥作用。遗传因素、内耳缺血、病毒、免疫反应和内分泌障碍等,引起内淋巴生成过多或内淋巴吸收障碍,影响内淋巴循环,导致膜迷路积水,损伤了内耳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膜迷路积水产生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
研究背景及目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作为20世纪最令世人瞩目的医学成就之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接受肾移植手术的病人均不可避免的于术后终身服用免疫抑制治疗,目前临床上最经典的免疫抑制方案是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基础的二联或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现有的免疫抑制方案取得了非常卓越的短期疗效,但因其作用靶点的广泛性,其远期疗效一直无法令人满意。于是,专门针对免疫系统细胞的共刺激阻滞剂-
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精神医学科常见且严重的一种疾病,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以大脑改变为主要特征,而影像学技术逐渐成为SZ大脑改变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因此,采用适合的影像分析方法,对准确描绘疾病脑影像学表征至关重要。然而,大脑皮层复杂的折叠模式对传统基于体素的神经影像学分析计算带来了挑战。随着影像分析技术的发展,基于大脑皮层表面的算法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病。尽管COPD的危险因素已基本明确,但研究显示不同地区COPD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危险因素也不完全一致,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人口老龄化模式等。目前,辽宁省尚缺乏大规模的、基于严格抽样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不利于开展有针对性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系统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低和骨微结构破坏,表现为骨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影响着全世界数以亿计人的健康。据估计到2050年,仅中国的骨质疏松人口就将增加至2.12亿。既往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生殖状况、低钙摄入和运动等。近年来,铁超载引起骨质疏松的观点逐渐引起我们的注意。铁是人体必需
目的:肺癌已是世界范围内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约80%的肺癌类型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患者首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
目的:结肠癌是一种在消化系统中最多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位居前5位,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结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性别、吸烟、酗酒、运动的缺乏、肥胖、食用红肉以及加工肉等。其中,肥胖可以引起诸多有害激素、体内代谢免疫的变化,这些改变可以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脂肪和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是一个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在女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一。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化疗药物的不断创新,乳腺癌的防治取得了重大进展,显著降低了世界发达地区乳腺癌的死亡率。但是对于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依旧很差,治疗的手段也很局限。发展早期诊断指标和新疗法将需要对癌症进展有更深入的分子理解,因此,探寻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对治疗乳腺癌患者尤为重要。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