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出土了大量的简帛文献,这些文献都是当时人的手书文献,长期埋藏在地下未经流传,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字原貌,具有传世文献不可比拟的文献真实性,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用字情况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材料。1996年7月至11月,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走马楼西侧的“和平堂大厦”建筑工地的60余古井中出土了大批简牍,其文字处在纸张发明后简牍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交替时期,也是我国汉字字体演变新旧交替、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字体成分相当复杂,能够反映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现象,我们运用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考察了《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的构形狀況,研究了《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的特点及其在汉字形体发展史上的地位,为汉字形体发展的描写提供了断代依据。本文研究的材料有简共计2100枚,总字量近35万字,除去了原简模糊不清的字样,去重以后的简字总量为708个。全文分为七章及附表。第一章,概述《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的出土及研究情況。第二章,主要是从字体角度去分析《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的整体面貌,将其界定为“隶楷”字体;从笔形系统和结构体势等方面去分析“隶楷”字体的特点。第三章,对《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进行字样整理,对字样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整理,发现异构字很少,异写字数量很多,且形体异写与古文字的形体异与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比如:文字的布局方面已经比较稳定;构件混同异写字的数量增加,从中反映出了书者书写趋同的心理,且很多变异都是都规律可循的。第四章,对《嘉禾吏民田家莂》中文字书写、构形歧异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是汉字自身发展的结果、载体作用、汉字构形审美的要求等原因造成了文字的异写.第五章,对《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构形系统进行了描写,分析了构件功能和构型模式,总结出构形特点。第六章,对《嘉禾吏民田家莂》中文字的理据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构形理据度与古文字阶段相比有明显下降,但是理据清晰的文字仍占绝大部分。第七章,简要分析了《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附录《嘉禾吏民田家莂基础构件及变体分布表》和《嘉禾吏民田家莂构形分析表》,更为直观地展示出《嘉禾吏民田家莂》文字的构形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