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进入壁垒理论的形成既是社会经济实践推动的结果,也是西方经济理论思想逻辑的自然延伸。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产业集中和厂商勾结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产业竞争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要求经济学家们对传统的完全竞争理论进行修正,而边际效用理论和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则为垄断竞争分析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应运而生,填补了新古典经济学有关厂商理论的空白。但无论是垄断竞争理论,还是不完全竞争理论,都认为零利润是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是厂商的定价条件。而在资本主义现实世界中,垄断利润的存在,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长期的。大量的观察发现,很少有厂商是根据边际成本的计算来制定价格的。很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垄断厂商理论和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正是从这一矛盾出发,早期的产业组织研究者发现了进入壁垒的重要意义。本文的开头部分对市场壁垒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了阐述,并对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壁垒的主要学派的哲学思想基础、在观点和政策主张方面的分歧进行了剖析。 结合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在结构主义学派的描述性框架基础上,以理性行为、沉淀成本、厂商信息对称、无差异不作为、关于未来的确定性、技术扩散不自由以及生产和消费连续且价格机制灵敏这七个基本假设为前提,本文采用逐步展开的方法,建立了关于进入壁垒理论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从结构性和策略性因素的角度分析了规模经济、成本优势和质量差异与进入壁垒的关系。 厂商止损规模是本文在一般性分析框架中建立规模经济进入壁垒模型时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明了斯密定理——市场容量限制分工规模,并且在交易成本之外,为企业生存提供了一个更为充分的理由。如果厂商的止损规模超过了市场的容量,或市场需求不足以支撑企业的生产规模,那么既不会形成企业,也不会形成市场。在关于规模经济是否构成进入壁垒的争论上,结构主义学派和效率学派的观点中都包含有合理的成份。规模经济和市场需求都是构成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前者反映了市场进入壁垒的供给条件,而后者则反映了市场进入壁垒的需求条件,忽略或否定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 在关于规模经济和进入壁垒关系的讨论中,是以生产者使用同质资源、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因此具有相同的平均成本曲线为前提的。本文接下来放松资源和技术同质假设,建立了成本差异与进入壁垒关系的模型,在放松产品同质的假设前提下,建立了产品差异与进入壁垒的关系的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解释了为什么成本和质量不同的厂商会占有不同的市场份额,以及成本差异和产品差异构成进入壁垒的条件。 本文的扩展分析框架与均衡域理论和质量价值理论密切相关。经济学理论的结论依赖于假设前提,对厂商均衡可能结果的判断则依赖于我们对厂商行为的假设。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潜在竞争者是无差异不作为的,因而武断地认为在位厂商进入阻止的均衡产量是唯一的,这一均衡产量如果不是垄断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就是使潜在竞争者预期利润为零的产量。本文提出了潜在竞争者的无差异作为假设。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无论是出于个人利益动机还是社会利益动机,企业家都不应该在预期利润为零时放弃进入,况且零利润本来就是资源配置合理的表现。因此谋求长期垄断产业(尽管不是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垄断)的在位厂商必须生产足够高的产量才能阻止进入。在无差异不作为的假设前提下,厂商的利润函数被定义在一个开集上。如果在这个开集上(eIIi/exi)始终小于零,则表明阻止进入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厂商只能在一个开的区间上进行较为模糊的而不是精确的决策,这一区间被称为在位厂商的产量均衡域,该域的下界和上界分别由潜在竞争者和在位厂商的零利润条件来决定。对于厂商来说,制订精确的利润极大化策略代价高昂,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为了确定产量和价格,需要收集对手的全部信息,由此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但有些信息是根本无法收集和精确判断的,如竞争对手的心理素质。因此更多的情况下厂商的决策是基于模糊的判断加上经验,而不是基于精确的计算。这为平均加成的定价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很多产品的供应和消费都是不连续的,本章在修改基本假设的基础上,讨论了这类商品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围绕单件或单批商品的讨价还价过程,由此引发出我们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的重新思考。 在19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边际效用理论建立在产品供应和消费连续性的基础上。这一理论基本前提是价格机制灵敏,消费不同数量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是一种数量效用理论。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多产品的消费都不是连续的,属于单位需求品或单批固定数量的需求品。消费单件或单批产品的购买行为是由产品的质量决定的,并且不可能通过价格来调节单个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因此通过应用质量价值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这类产品市场的均衡问题。由于质量价值高于产品的成本或卖者的保留价格时,就存在交易成功的可能。因此围绕单件产品或单批产品的讨价还价所构成的均衡是不唯一的,如果潜在的卖者在产品成本或质量上存在劣势,在一个价格空间中的任意一点都可能得到既能阻止进入、又能够保证交易成功的均衡价格,而最终的价格则要根据现有的卖者和买者的实力和讨价还价过程来决定。 基于质量价值理论,本文将对单位需求产品的市场均衡和进入壁垒问题的讨论从只有一个买者的特殊情形,推广到具有多个数量不定的买者的更为一般化的情形,并建立了单位需求产品市场的垄断和寡头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单位需求品的寡头市场,生产不同档次但可以相互替代产品的厂商有可能垄断局部空间市场。如果厂商之间提供的产品在质量价值剩余上没有差别,厂商之间的促销和广告宣传大战在所难免。寡头之间的竞争策略同时也会构成对新进入者的进入障碍,新进入者会遭受到来自生产同档次产品的在位厂商的猛烈反击。如果不存在制度性的进入障碍,那么没有什么进入壁垒能够真正阻止新厂商的进入,除非新进入者自己没有能力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具有较高质量价值的产品。 由于受到计算机和数学工具应用的局限,贝恩对进入壁垒的度量只能是定性的。贝恩采用“工程估计”。这正是贝恩的跨行业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的本质。但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已经忽略了贝恩的“经验”,而代之以大样本的跨行业统计计量回归。由于行业之间的差异和同一行业不同历史时期的产业差异,通过对统计数据的计量回归分析得出的经验公式只能是定性的,用经验公式反代回具体产业或某一产业的具体历史时期来求出相应的进入壁垒高度不仅是精确的,也是不科学的。考虑到传统的市场壁垒分类理论与进入壁垒度量方法的分离,本文根据进入难度将进入壁垒分为刚性进入壁垒、粘性进入壁垒和弹性进入壁垒,由此把进入壁垒的度量指标和进入壁垒的分类方法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理论上来说,对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的度量不仅要考虑到显性的超额利润,还要考虑到隐性的垄断租金,因为两者都构成了对产业外厂商的进入驱动力量。虽然本文也采用了跨行业分析,但只是把这种分析用来定性地考察进入壁垒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还在吸收冯维茨塞克和斯蒂芬马丁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进入壁垒效率问题的分析框架。一个产业的效率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单位时间内总产出的增长、单位时间内厂商利润的增长、单位时间内消费者剩余的增长、单位时间内社会总福利的增长。事实上这四个方面的效率反映了经济活动中不同利益主体的福利增长。经济活动中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利益冲突决定了四个方面的效率不能同步增长并导致产业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福利与效率问题本质上是利益问题,只有明确了利益主体后,才能得出有意义的而不是简单笼统的结论。本文在模型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进入壁垒如何通过厂商的行为和市场结构对社会效率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如果仅仅把进入壁垒理解为新进入厂商必须承担的代表着资源配置扭曲的额外成本,那么进入壁垒仅仅意味着资源优化配置的障碍,而不是进入市场的障碍。但是客观存在的市场进入障碍不仅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对产业造成的后果也是错综复杂的。市场进入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应当本着辩证的态度分析它的效率和福利后果。 无论是结构性的进入壁垒,还是策略性的进入壁垒,无论是新厂商可以不断克服的粘性进入壁垒,还是高不可攀的刚性进入壁垒,都可能增进或损害消费者的福利,促进或阻碍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辨别进入壁垒产生的原因比辨别进入壁垒存在本身更为重要。由于进入壁垒的内生性,对于产业规制者来说,规范竞争者的行为比规范市场结构是一个更为艰巨、但也更有意义的工作。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消除刚性壁垒保护下的隐性垄断租金; 矫正刚性壁垒保护下的价格行为; 小心行政干预造成竞争性产业的低壁垒; 保持适度的粘性进入壁垒,提高竞争性产业效率; 降低中小企业创业壁垒、为优秀民族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保持管制者的相对独立性。 从进入壁垒的角度来说,产业政策的目标不是为了消除进入壁垒、保护潜在的竞争者,也不是为了提高进入壁垒、保护在位厂商。无论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执行者,都必须无偏无染,独立于个人利益团体之外,只接受来自国家利益和最大多数公众利益的驱动,并兼顾弱势群体利益,才能保证政策及其实施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并通过鼓励正当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效率,实现产业和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