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B12模型化合物及其环糊精超分子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ss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酶B12作为辅因子参加生物体内多种酶反应,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底物氢原子和邻近碳原子上的基团发生1,2位分子内交换。上述反应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在酶诱导下咕啉环构型改变,从而发生的钴-碳键断裂产生脱氧腺苷自由基。研究表明当辅酶B12和酶键合后钴-碳键断裂速度增加约1010倍。蛋白如何加速钴碳-键断裂?以及辅酶B12参与的这种反应机理仍然不清楚。因此围绕辅酶B12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大量的模型化合物被合成和研究。最近,研究人工辅酶B12/酶模型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作为辅酶B12/酶模型的α环糊精/烷基钴肟超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环糊精是由n个D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而形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糖(n=6,α,n=7,β,n=8,γ),具有疏水内腔,可包结各种底物,已用于人工酶模型的研究。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型α环糊精/烷基钴肟超分子化合物(α-CD/H2OCo(DH)2R,R=n-C3H7,i-C4H9,n-C4H9,n-C5H11),其中环糊精作为主体,客体烷基钴肟是研究最深入的一类辅酶B12模型。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1∶1。一维核磁共振研究表明形成超分子后,α环糊精腔内的3,5位质子化学位移移向了高场,烷基钴肟上质子化学位移大部分移向了低场。在二维NOE核磁谱中,观察到烷基和α环糊精H5之间的联结信号,说明烷基插入了α-CD腔内,钴肟平面靠近α-CD大口端,二者形成了1∶1包结化合物。随包结物浓度的变化,化学位移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据此我们测定了包结物形成常数。发现烷基碳链越长,插入腔内越深。因此,主客体分子之间的疏水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越大。我们测定了客体化合物H2OCo(DH)2n-C3H7和它的包结物的晶体结构。发现氢键也是形成稳定包结物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这两个化合物的结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形成包结物后,H2OCo(DH)2n-C3H7发生了一些结构和构象变化,即:(1)平面配体折叠角从1°增大为10°。(2)轴向Co-O(H2O)键长增加。(3)Co周围的键角增大(水平)或减少(轴向)等。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正丙基和α环糊精空腔之间的疏水作用,以及α-CD和烷基钴肟平面配体的位阻相互作用引起的。该变化也十分类似于酶诱导的咕啉环平面的折叠以及咕啉环与5’-脱氧腺苷基的位阻相互作用。因而,此类超分子可能是一类新的辅酶B12全酶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来曲唑在人工授精促排卵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授精促排卵治疗患者100例,实验组50例,月经周期第3天应用来曲唑5mg,连服5d;对照组50例,月经周期第3天应用克罗米芬50mg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自噬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非编码RNA分子。动物脂肪沉积是一个复杂而
本文以3-氧化木糖为原料进行了分枝糖、脱氧氨基糖、氮杂糖、硫杂糖以及其它糖的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3-C-硝甲基核糖分枝糖、3-C-烷氧羰基核糖分
本文首次采用全气相聚合的合成方法,用球形MgCl2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通过三段/四段聚合工艺在反应器中直接合成出了PE/PP和PE/PP/EPR聚乙烯原位合金。所制备的聚乙烯原位合金
吡喃盐是一类含有正电荷的氧杂环化合物。作为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可以合成许多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而它独特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使之可以作为Q-开关材料、激光染料、
目的了解不同高血压类型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年龄≥35岁社区人群的数据资料,对36836例基线调查时测得的血压与随访3 a监测的脑卒中发病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将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