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赋能是牵引效能提升,保证乡村公共文化实现标准化、基本化、均等化、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机遇和保障。虽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优势,但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乡村的知晓率和利用率仍然有待提升,用户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未形成良性循环,需求侧用户采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阻碍,导致了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发生,影响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之间、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之间的影响机理是什么?如何应对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在迭代循环中打通供需壁垒的需要,也是遵从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落实“文传天下服务万家”宗旨,推进乡村文化脱贫、文化治理具体实践的需要。鉴于此,本文以乡村用户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作为切入点,结合社会认知理论、信息生态理论研究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机理问题。首先,基于理论基础构建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明确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研究维度方向;接着通过田野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语录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凝练各维度的具体影响因素;其次,提出研究假设,开发量表,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机理假设模型;再次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构型视角重点揭示影响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作用机理,划分用户类型;最后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提出防控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应对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分别分析了信息人因子、信息环境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的内涵,并对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信息人之间的关系、信息人与其他信息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其他信息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理论揭示,为后续实证探究提供了框架和方向。抽取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因素,探究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作用机理。以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信息生态系统框架为指导,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乡镇服务点开展田野调查,访谈32名代表性用户,运用主题分析法提炼出信息环境、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用户4个因子维度对应的63个初始概念、36个次级主题、17个主题,构建了UEIT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模型。其中乡村用户群体特征对信息规避行为具有直接主导作用;信息环境因子是信息规避行为的直接外因,并对用户因子起调节作用;信息因子直接影响信息规避行为同时受信息技术因子制约;信息技术因子对信息因子和用户因子起调节作用并直接影响信息规避行为。开发用户信息规避行为量表,构建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梳理变量影响路径。依据质性分析结果,融入参与式行动研究思路,提出研究假设,设计影响机理的可操作量表,基于修订后的量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验证理论模型可信度。研究发现用户素养、文化氛围、服务质量、平台质量与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具有直接显著相关性,平台质量通过用户素养间接影响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挖掘解析不同组态路径及其关键特征,从组态视角判别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类型。运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多因素协同构型视角补充探索用户维度的用户素养、年龄、性别、收入以及环境维度的文化氛围、服务质量和平台质量对于行为维度的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组合效应,解析模型A(性别、收入、年龄),模型B(用户素养、文化氛围、服务质量、平台质量),模型C(性别、收入、年龄、用户素养、文化氛围、服务质量、平台质量)的异同,并依据核心影响机理研究模型B归纳出“文化氛围感应型”“素养驱动型”和“人文技术双驱型”3种类型。参照模型和路径,从优化数字文化环境,鼓励用户共建共享共创;加大素养教育普及力度,减少城乡数字鸿沟;强化技术对乡村特色公共文化赋能功效,突出乡村文化特色3个层面提出具体减少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发生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视角聚焦于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信息规避行为影响机理,研究方法有效融合汲取了定性和定量方法优势,研究过程扎根于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实际,研究结论真实反映了当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现实水平,研究内容丰富充实了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理论体系并拓展了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研究边界,研究对策可为文化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