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膀胱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泌尿男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仅次于前列腺癌位居第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膀胱癌具有多中心、易复发、复发有恶性进展趋向等特点,其发病为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变化过程。目前对膀胱癌仍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上主要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膀胱内灌注化疗等,但治疗后易复发且复发的肿瘤有恶性程度增加的趋势。因此,寻找能准确反应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肿瘤标记物,对其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尤为重要。国外研究表明,微型染色体支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 2,MCM2)是微型染色体支持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只表达于增殖细胞周期的细胞核中,其在DNA复制中起着的关键作用。MCM2在增殖的细胞中表达的含量随着细胞周期变化而改变,能全面而准确反映细胞增殖活性,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细胞增殖标志物。它能较好地甄别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肿瘤组织,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及不典型增生早期筛查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记物。本实验旨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CM2在膀胱癌、腺性膀胱炎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关系,以期望为膀胱癌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6月~2009年11月间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并经病理证实的石蜡标本。膀胱癌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56岁。随访1~4年,平均2年。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及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使用的膀胱肿瘤TNM分期标准:T1期12例、T2期17例、T3期10例、T4期6例。术后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按WHO病理分级)为G1级14例、G2级20例、G3级11例。另随机抽取腺性膀胱炎20例及正常膀胱组织10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膀胱癌、20例腺性膀胱炎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MCM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正常膀胱粘膜中未见MCM2表达,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5/45(100%),显著高于腺性膀胱炎4/20(20%),三者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1)。膀胱癌组织中细胞表达弥漫至整个上皮细胞层且随病理分化的降低、极性的消失,表达也渐强;然腺性膀胱炎组织中,其表达主要见于Brunn’s巢内细胞异常增殖区域。MCM2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复发有差异(P<0. 05),但与临床分期不相关。结论:MCM2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则意味着细胞已分化成熟或已退出增殖期。其在膀胱癌中高表达与细胞异常增殖、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膀胱癌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指标,有助于对膀胱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MCM2作为增殖标志物能较好的甄别正常膀胱组织、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有望为膀胱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诊疗提供评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