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货币政策工具被政府广泛使用,以调节经济发展,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凸显。货币中性与非中性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本前提,货币经济学关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基于此背景,有必要对中国的货币性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入手,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的经典理论进行阐述,梳理和总结各派学者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的观点,并概括出影响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原因包括经济均衡状态、价格粘性、公众预期、经济金融发展环境等,提出本文判断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对中国自1998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回顾,并对1998年以来,货币供给量、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三个因素的增长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1998年以来,货币供给量M2与产出水平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而价格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小,且滞后于M2的变化,货币呈非中性状态,价格粘性仍然存在,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会给产出带来相应变化,而价格水平不会明显受其影响而波动,货币政策可以得到有效传导。第四章对中国短期内的货币性质进行实证分析,利用2008年以来货币供给量、产出水平、价格水平三个指标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VAR模型分析货币供给量对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自2008年以来,货币是非中性的且货币政策有效,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越来越多地流向金融市场,货币供给对于产出的作用程度正在逐渐减弱。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在短期内政府使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增长有效,另外需要有效引导公众预期,同时深化金融结构改革,防止资产泡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