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断经缩瘤法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瘀血阻滞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以后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瘀血阻滞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1)分组:收集2015年5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并且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2)服用方法及疗程:治疗组服用断经缩瘤汤,1日3次,1次1格,一次100ml,饭后温服。对照组则服用米非司酮片,1日1次,1次12.5mg,晚餐后服用。两组按上述方法连续服用12周。(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治疗前、服药后4、8、12周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症状改善情况;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月经干净后一周之内),血HGB、PT、APTT及血清E2、P、FSH、LH检测和安全性指标。(4)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单个中医症状疗效分析:在治疗后两组小腹刺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在服药前、4周及8周后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2周后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HGB、PT、APTT比较:在治疗前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E2、P、LH、FSH比较:在治疗前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随访结果比较:1两组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色经质单个症状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绝经率比较,治疗组为22.00%,对照组为18.36%,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肌瘤变化情况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肌瘤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7)安全性分析: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伤;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2.44%,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以断经缩瘤法采用断经缩瘤汤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瘀血阻滞型)能明显改善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色经质、小腹刺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这些症状,疗效确切。(2)断经缩瘤汤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具有纠正贫血、改善瘀血状态,升高血清中FSH、LH水平,降低血清中E2、P水平,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的作用。(3)断经缩瘤法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瘀血阻滞型)临床疗效确切,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