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公司治理、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等问题已不再是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矛盾。但在深层次领域,包括经营理念、组织架构、风险文化、人员管理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尤其是作为商业银行信贷决策中的核心屏障——信贷审批管理体制,在近年来的经营改革中变化不大,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信息不对称、决策主体有限理性、委托代理成本管理、专用性人力资本安排、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等具体研究视角,着力分析现代契约理论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管理体制的耦合关系,归纳得出商业银行构建集约化组织架构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国际领先商业银行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管理体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现代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体制建设的优化目标、基本方案、主要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提炼。此外,还对商业银行信贷审批集中度对经营绩效、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与理论研究可相互印证的分析结论。本文认为,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管理体制变革的实质是为了实现信用风险控制目标,设计包含多重制度要素、结构复杂的契约集合安排。为了有效降低各类交易成本并尽量避免缔结不完全契约,在具体的制度要素选择上,需要从信贷组织架构、专业人员培养、信息系统优化和信贷文化培育等方面,综合考虑信贷审批管理体制建设的系统性制度安排。 本文主要有三个创新点:一是尝试研究现代契约理论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管理体制的耦合关系,运用现代契约理论分析信贷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授权管理、激励约束等主要制度要素的设计机理,构建了适应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体制建设的制度设计思路和配套机制安排;二是使用实证分析方法,回答信贷审批权限的配置效率问题。运用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37家一级分行2008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各业务层级信贷审批集中度对经营绩效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结合作者从事信贷审批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三是从信贷组织架构设计视角,尝试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审批集中管理改革的系统性方案。建议实行省域区域分行层面的信贷审批集中管理,逐步建立以行业管理为核心的战略事业部(SBU)组织架构模式,同时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计量信用风险的最新工具,对不同专业职级的信贷审批人员实行有差别的风险量化授权,实行基于风险和收益的综合性评价管理方式,同时重视信息科技成果和风险管理文化对建设和完善信贷审批管理体制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