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某医院外科系统围术期临床用血现状,分析其用血合理性的构成;(2)了解外科各科室围术期临床用血情况,分析其用血合理性的构成。方法分析2010年该院外科围术期有完整输血资料的病例2361例,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调查表,收集每个病例围术期备血量、各成分输血量、术中出血量以及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收集的数据按统一的单位进行换算,对相关资料和数据经Excel、SPSS1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输血指征对术中、术后用血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同时分析不合理用血出现的原因。结果2010年外科18个科室住院病人总例数为12216例,围术期累计有2361例病人接受了异体成分输血,共计输血2741人次,其中,红细胞输注1299次,共计727060mL;血浆输注1212次,共计800770mL;血小板输注79次,共计212250mL;冷沉淀输注151次,共计111825mL;全血输注0次,成分输血达100%;外科系统全年回输浓缩红细胞共计73例,累计38825mL,占全年输红细胞总量的5.1%。术前备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分别为3405400mL、618300mL、133750mL、19080mL,围术期共输注异体红细胞727060mL,血浆800770mL,血小板212250mL,冷沉淀111825mL,备血量与输血量之比分别是4.68:1、0.77:1、0.63:1、0.17:1。18个科室红细胞备血量与用血量的比在19.5-0.78之间。外科系统全年共输血量1870080mL(自体血+异体血),术中失血2071814mL,输血量与失血量之比0.90:1,术中失血量和围术期血制品输注量基本持平。心外科、ICU、急诊科、肿瘤科、移植科5个科室输血量大于失血量,输血量与失血量之比分别为3.84:1、3.04:1、1.77:1、1.53:1、1.26:1,其余各科室输血量与失血量之比在0.12-1.09。输血前病人Hb>100g/L除乳腺外科其余有17个科室均有红细胞输入,Hb>100g/L的输红细胞例数占该科室输红细胞总例数的56.8%-100%;输血前病人Hb70-100g/L有红细胞输入的科室有14个,Hb70-100g/L输入红细胞例数占该科室输红细胞总例数的2.9%-37.8%;输血前Hb<70g/L有红细胞输入的科室有11个,Hb<70g/L输入红细胞的例数占该科室输红细胞总例数的0.3%-20%。结论1.该医院2010年成分输血率为100%,成分输血得到广泛普及。2.术前红细胞备用量大于实际输注量,存在有“备”无“患”的思想,对术中失血的预测和评估不够准确。3.临床输血指征把握不严,红细胞、血浆合理性使用水平较低,有待提高。4.自体血回输在临床应用的科室较局限,自体血回输比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