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多元主体的利益,应该反映多元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多元主体参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成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导向和实践追求。 首先,借鉴多元价值评价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论证了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有效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并确定政府、社会、高校(高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遵循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践逻辑,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具体细化为输入、过程与输出三大环节,构建“主体-环节”二维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主体参与的理论分析框架。 其次,运用专家判断法得到各主体参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理想情况,即:在输入环节,政府、高校、教师的参与应多于社会和学生;在过程环节,教师、高校、学生的参与应多于社会和政府;在输出环节,各主体的参与应较为一致。 再次,以2001-2012年共12年的北京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部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各主体参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高校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最大主体,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对本科教学参与较多,社会和学生的参与度最低。(2)在输入、过程、输出三环节中,社会、教师和学生对输入环节参与缺失,政府、高校和教师在过程环节参与比例较高、社会和学生参与较少;学生相对而言在输出环节参与较高,社会和教师参与较少。(3)政府、高校往往通过会议和项目的形式参与,教师、学生多在必须由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教学活动中参与,社会参与比较被动。 最后,通过对比各主体参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理想状况与实际情况,获得五类核心主体参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特征:政府主体参与主动、参与程度高、在过程环节参与过多、参与方式多样、参与趋势渐增;社会主体参与被动、参与程度低、在输入环节参与过少、参与方式受限、参与趋势渐增;高校主体参与主动、参与程度高、涉及输入、过程输出多个环节、参与方式多样;教师主体参与被动、参与程度低、在输入和输出环节参与较少、参与方式少;学生主体参与被动、参与程度低、在输出环节参与较多、参与方式少。由此,提出了政府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扶持社会参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第三方力量,明确高校内部行政和学术分工,强化学术组织的作用,扶持学生自治组织或家长委员会组织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