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自治是当今世界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之一。从地方自治的产生过程和地方自治的法律本质来看,地方自治缘于个体权利的行使,而不是人为的制度设计,从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国家统治对于自治团体的权利侵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个人的自由。可以说,地方自治是国家统治的消毒剂。地方自治也是民主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基石,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保护个体利益的最佳平台。
地方自治,作为一项历史悠久且已被众多现代文明证实了的政治理念或制度,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有着巨大的实践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就目前而言,在单一制下的中国,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及心理因素固定化的影响,地方自治制度的发展一直被中央集权的强大阴影所笼罩,地方自治理论也被长期歪曲的认为是分裂国家的重要理论支撑,备受舆论的责难。然而,随着我国经济逐步从计划向市场导向的转变,通过中央放权和地方分权的改革实践促进地方经济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导致地方自治逐步成为推进我国宪政和民主的重要动力来源。在长期独大的中央集权控制下,要想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只有通过宪法的合理制度的设计,不断完善地方自治制度,才能使中央与地方这一天平保持平衡;只有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逐步走向法治化的背景下,地方自治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和保障。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政治法律领域而言,由公民参与并管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务,本身就是现代民主的一项重要理念。对于公民而言,与其利益联系更密切的是地方性事务,而不是全国性事务。因此扩大政治民主内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地方自治民主制度。
本文第一部分部分以具体实例入手,从政治成本、经济成本等多个方面,分析自上而下的统治方式在我国现阶段运行中出现的种种弊端。通过这些事例,可以显示,如果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地方民主自治,使权力实现自下而上的运行和治理模式,让人民成为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那么不仅无法有效地遏制权力运行中的滥用和腐败,而且会消耗巨大的社会成本。
本文第二章从适当的地方自治有助于表达民主的诉求、有助于治理的纵向分权并有效表达地方利益的诉求、有助于促进地区制度竞争和制度实验,从而形成各区域间良好的互动机制、有助于淡化民族矛盾与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气质、有助于控制政府权力与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地方自治也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和解困我国地方治理面临的绩效困境的现实考量等角度出发,全面综合的分析了作为一种治理方式的地方自治的制度选择恰恰包涵的诸多独有的价值。
地方自治,对于今日之普通中国人而言,仍然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词。然而回溯中国历史,在一个多世纪前的五十多年中,“地方自治”却是中国政治学界、社会学界乃至法学界都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中国人即使在设计、施行这种低层级的地方自治时,常常陷入诸多的迷惑之中。因此,补上地方自治基础理论一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第三章从地方自治的语义解析、地方自治的相关理论主张以及地方自治的条件与成本等角度入手,全面的分析和介绍了地方自治的相关基础性的理论。
遵循一般的思维常识,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就本文的逻辑思路而言,本文前几部分的内容,只是试图从不同的侧面对地方自治理论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其目的是加深我们对地方自治概念的固有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而本文的最终目的和最后落脚点,将把目光投向更为艰险的我国地方自治实践的更新与完善问题上。在本文第四章中,笔者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理论辨证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从我国普通地方地方自治的实践、我国地方自治不足以及背离的因果分析等角度入手,最终将论证的落脚点放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视野下中国地方自治的更新与完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