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湿地处于海陆交互地带,是对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敏感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滨海湿地对外界胁迫压力反应的特有敏感性使其成为当前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区域。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提升导致沿海流域向受纳河口输出的氮、硫通量不断增加。入海河口区氮、硫负荷增强已成为改变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以位于闽江河口区最大的河口潮滩湿地(鳝鱼滩湿地)高潮滩分布的短叶茳芏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氮、硫负荷增强模拟实验与室内培养实验相结合,研究并揭示了氮、硫负荷增强对河口潮滩湿地CH4和CO2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外源氮、硫增强对河口潮滩湿地CH4和CO2平均排放通量的影响不尽一致。与对照相比,氨氮(NH4+-N)、硝氮(NO3--N)、硫(SO42--S)和NS耦合处理分别使CH4排放通量提高了 164.10%、23.08%、-28.21%和112.82%,使CO2排放通量提高了 158.32%、54.66%、71.20%和100.52%。NH4+-N和NS耦合处理显著促进了河口湿地CH4排放(P<0.05);N NH4+-N处理显著促进了 CO2排放(P<0.05)。各处理组CH4和CO2通量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在冬季。(2)不同增强处理下湿地CH4和CO2排放通量的影响因子存在差异,但整体而言,温度、间隙水S042-、Cl-、无机氮和DOC、土壤EC是影响闽江河口潮滩湿地CH4和CO2排放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3)氮、硫负荷增强对闽江河口潮滩湿地CH4和CO2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外源物质添加后,不同季节的不同采样时间均会对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产生影响。不同季节,NH4+-N和NS耦合处理均显著促进了湿地CH4平均排放通量(P<0.05),并且随时间具有明显波动变化特征。湿地CO2排放通量在各增强处理下均具有相似的时间变化动态。(4)外源氮、硫增强均促进了闽江河口潮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DOC、MBC和EOC)的释放,但除NH4+-N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DOC外(P<0.05),其他处理对湿地土壤各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5)外源氮、硫增强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CH4产生/氧化速率的影响方面,除NO3--N外,其他氮、硫增强处理在各季节均出现过显著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情况(P<0.05),并且不同增强处理下土壤CO2产生速率均表现为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递减。各形态的氮、硫增强处理在不同季节对湿地土壤CH4产生速率的影响大致表现为NH4+-N添加促进了 CH4产生,NO3--N和SO42--S添加对CH4产生基本无影响,NS耦合添加的影响主要受氮形态的控制。对CH4氧化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NO3--N添加促进了 CH4氧化(P<0.05),NH4+-N添加抑制了 CH4氧化(P>0.05),SO42--S添加对CH4氧化基本无影响(P>0.05)。(6)土壤DOC、NO3--N和Cl-是影响河口湿地土壤CH4产生/氧化速率、有机碳矿化速率的主要控制因子(P<0.001)。氮、硫增强处理对CH4产生/氧化速率、有机碳矿化速率的促进与抑制作用是影响河口湿地土壤CH4和CO2排放通量的主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