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纵观传统节日,不难发现,传统节日与“家”的概念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一些词眼(团聚,悼亡,思念等)共同构成了这些节日的某些符号,中国人爱过节,人们这时首先会想到家人,想到家,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向都和人们思念故乡、家园,感怀亲情、爱情和友情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为目标。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影响,使得传统节日文化在新一代人身上逐渐消失,导致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相当匮乏。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中学生说不出几个传统节日,甚至把劳动节、儿童节、三八妇女节归入其中,更甚的是竟有部分学生把情人节和圣诞节等列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83.05%的学生不知道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51.14%的中学生们表示过节日没什么感觉,而这种情况在儿童身上也越来越有所体现,比如儿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的较少,节日活动中情感的培养等等问题。基于此现象,学校加强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道德品质,在当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日文化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情感方面的研究,很少有系统、深入的针对幼儿的研究,本文想通过问卷法和观察法,深入了解和分析节日文化对于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幼儿在亲社会行为、同情心、移情三个维度上的差异,以及自己对现象的体验和看法。本文希望通过问卷法和观察法解决一下问题:1调查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于举办传统节日活动的看法——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情况?幼儿在节日活动中合作与分享、同情心和移情的具体的行为表现?她们认为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有必要吗?2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亲社会行为、同情心、移情三个维度上的具体行为表现及差异。3研究者本人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道德情感发展的看法。4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最后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幼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2、传统节日文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3、3-6岁是幼儿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应全力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让幼儿积极健康的发展。4、5-6岁幼儿在节日活动中较多的出现帮忙和分享行为。5、从4-5岁开始,幼儿会更多的表现出同情的行为。6、大班和中班的儿童开始对同伴的负面情绪表示关注,部分幼儿还会做出相应的行为。7、举办传统节日活动能更有效的促进幼儿道德情感的发展。8、参与性的观察有利于深入幼儿的实际生活,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并进行量的分析,对于资料的处理也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