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过快地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在流域生态环境方面表现十分明显。我国各大流域均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且由于流域往往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管辖区域,因此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更显严峻。流域上、下游地区常常因为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产生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关于保护权与发展权的巨大矛盾。于是双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就会形成典型的博弈特征。新安江流域同时跨越安徽省和浙江省,其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实际上就是两者博弈的结果。新安江流域是我国首个以国家层面推动创建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中央政府和两省地方政府十分关注其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因此,基于利益主体博弈的视角研究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皖浙两省乃至全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都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从基本概念出发,破题。本文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是:新安江流域利益博弈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基于博弈视角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如何构建有稳定均衡博弈解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本文发现新安江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博弈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以及微观实施主体。由于微观实施主体范围广、分类多,为了方便研究,本文将微观实施主体确定为流域上、下游相关企业,为下文进一步的利益博弈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第二、阐述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现状与问题,提出问题。首先就新安江流域的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其次阐述新安江流域的两轮生态补偿试点现状,并总结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经验所在;最后基于利益主体博弈的视角找出目前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主要包括政府间博弈及政企间博弈问题。第三、基于演化博弈模型中的政府间博弈,分析政府间问题。首先根据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的“两方”博弈,发现无法得到均衡解,因此引入上级政府反馈投诉机制,分析中央政府及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的“三方”博弈,得到均衡博弈解的两个条件。接下来通过测算新安江流域第二轮生态补偿(2015年—2017年)上游黄山市的保护总成本,构建成本分担模型,估算出流域下游地区应给予的流域生态补偿金额。最后,将政府间博弈均衡博弈解的两个条件与新安江2015年—2017年的数据相结合,得到上级政府反馈投诉机制在新安江流域应用的满足条件。第四、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中的政企间博弈,分析政企间问题。一方面,根据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博弈结果:发现对企业而言,是否选择生态发展模式与地方政府补偿额有关,对地方政府而言,是否选择补偿策略与企业生态发展多花的成本占政府违约成本的比例有关。另一方面,以新安江流域11个县市2005年—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下游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额占上游的比重是否会影响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是否能验证地方政府与企业上一章得出的博弈结果。通过实证检验这些研究假设,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第一、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上、下游地方政府仅仅依靠自身演化无法达成流域生态最优策略(上游保护,下游补偿);但是在加入中央政府,引入上级政府反馈投诉机制后,通过对三者的利益均衡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对变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上、下游地方政府便可以达成流域生态最优策略(上游保护,下游补偿)。第二、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对企业而言,是否选择生态发展模式与地方政府补偿额有关。新安江流域11个县市2005年—2017年的动态面板模型表明,下游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额占上游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额的比重越小,则流域水环境越得到有效改善,表明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减少,充分验证了地方政府与企业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得出的博弈结果。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构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相对应的措施,努力实现流域生态补偿的均衡稳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