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佛教史上,能够依据其超越性的智慧,融贯佛教的诸乘诸宗,把握全体佛教的精义,摄导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学说,契合当时中国以及世界的形势,以期建立崭新的中国佛教、世界佛教、世界新文化的人,是太虚大师。本文所要研究的,正是大师基之以努力奋斗,基之以实现其伟大心愿的超越性智慧——总持智。
总持智指的是佛教教理中所宣扬的,根据宗教实践所证得的根本无分别智所起的后得正分别智,其特征即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以真如智慧透彻、统摄一切思想理论,一切思想理论无不当体即是真如智慧。太虚大师依据这种智慧,向内融贯全体佛教教理,综摄佛教的各种层次和宗派,向外摄导世间的一切思想学说,最终归结于以佛教救国救世和建立世界新文化的宏愿。
本文即主要从“佛法的总持”和“世间法的总持”这两个方面,具体挖掘和阐述太虚大师的总持智。
对于佛法的总持,主要从对“佛教的综摄”、“佛教义理的融贯”、“佛教义理的整体构建”三个方面展开。“佛教的综摄”,具体表现为对“佛教历史的综摄”,以佛教教理和佛教实践的结合为标准,将佛教史提炼为几条线索;还有对“佛教教法次第的判摄”,将佛教诸乘的次第,从五乘、三乘、一乘等角度予以巧妙的安立,示其圆融中的差别,持其差别中的圆融,为佛教义理和实践提供明了的脉络;还有对“大乘佛教宗派的融摄”,即分别从“三唯论”、“三宗”、“八宗”的角度,钩提各宗的精要,呈现各宗的特点,融通不同宗派而为一整全之大乘佛教。“佛教义理的融贯”,不仅从基本的“缘起”、“自性”义理层面,更从显教和密教、唯识学与如来藏学、般若空宗和唯识宗等不同义理系统的层面,分析古来的各种争论,区别其义理之异,和会为义理之同,更挖掘义理深层次的根本一贯性,融贯各种义理于一体。“佛教义理的整体构建”,是面对新时期佛教发展的时代任务,回顾佛教历史的教训,结合当今世界交通、信息趋于一体化的形势,以及中国大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将佛教的义理进行整体的融贯和提炼,从理论基础上构建世界佛教。
对于世间法的总持,主要从“以佛教摄导科学”、“以佛教摄导哲学”、“以佛教摄导其他宗教”、“以佛教摄导国学”四个方面展开。“以佛教摄导科学”,包含以科学为一个整体方向的摄导,以及对当时极为盛行的进化论思想和心理学学科,进行的批判和引导。“以佛教摄导哲学”,是从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观三个角度,分析古今中外各种哲学思想,指出其局限和不足,以走入佛教哲学的高度。“以佛教摄导其他宗教”,首先讨论的是佛教和宗教的关系,然后是以佛教的思想为依据对宗教所进行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各种宗教的批判,并融摄为佛教的人乘或天乘。“以佛教摄导国学”,主要针对的是国学中的儒学,从《易经》、先秦儒家、宋明儒学三方面,批判《易经》的哲理、先秦儒学的人性论和程朱陆王的思想,并以佛教的义理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新文化的有机部分。
总之,太虚大师对佛法的融贯,侧重在对佛教进行综合简括的统一;而对世间法的摄导,则侧重在对世间各种思想学说进行具体的批判和佛教方向的引导。其共同的依据,在其总持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