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活跃在网络社区的表情符号经历ASCII字符、小黄脸以及自定义形式的嬗变,在网络传播的世界里绽放出奇异的色彩。作为表情符号进化的产物,表情包将表情、姿势、体态等要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传达着交际过程中的人文情感和心理情绪。伴随新时期的到来,主流媒体的转型变革被卷入了媒介融合的风暴,在新环境的冲击下后起乏力。一时间,适应新媒体发展态势、摸索新的传播形态、捍卫舆论引导效果、实现受众维护与市场占领的双赢成为困扰着主流媒体实践创新的主要问题,而表情包的横空出世则令世人眼前一亮。纵观国内外,无论是SNS还是社交APP,表情包在互联网的传播蓝海里凭借其直观的视觉体验,风趣的图文内容和天然的社交属性已成为社交活动的标配。实力不凡的表情包也开始作为一套通用、流行的网络话语体系,入驻主流传播的序列。本文以传播学作为主要理论视角,以人民网新浪微博的表情包符号建构为研究主线,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文章讨论了表情包的起源、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网媒新闻推送中的运用,梳理表情包及其历史演变等基本概念。然后,针对人民网新浪微博的表情包符号建构进行操作性设计,借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分析其背景动因、建构机制与一般特征,回答表情包符号建构具体策略的问题。之后,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论证人民网新浪微博表情包在受众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回应其影响是否广泛、有效等问题。最后,研究基于以上结果,推敲人民网新浪微博表情包建构传播过程中带来的启示与反思。通过上述研究后发现,在国家媒介融合战略与主流媒体创新的大背景下,新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民网新浪微博利用表情包这一载体集聚民心,张扬民气,试图在主流媒体与民众之间找到传播的平衡点。人民网新浪微博表情包符号建构源于主流媒体亲民化、接地气的转型策略,也纠结于微博粉丝整体流失,青年群体心理需求等因素的刺激。表情包的符号建构举措,在提升受众关注度,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主流新闻媒体也应明确社会责任,规避娱乐化与庸俗化倾向、版权失范等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