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中,情绪情感的表达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的,能否准确地识别出对方的情绪更关系到沟通的流畅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说,情绪通过表情识别,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声音表情和肢体表情。在以往有关情绪识别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上,对声音表情来识别情绪的研究相对落后,将汉语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的研究更为少见。因此,本研究将通过三个相关实验,以被试母语类型、声音材料性别、声音材料情绪为自变量,把被试在声音情绪识别任务中的得分和反应时作为因变量。分别在中性语义语句、无意义假句子和非语言发声的条件下,层层剥离语言文化的影响,探讨母语为汉语,朝鲜语和俄语的三组被试对愤怒、愉快、恐惧、悲伤、中性这五种基本情绪的识别在得分和反应时上的差异,来验证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一致性和群内优势效应以及声音材料性别的对情绪识别的影响。在实验1中,俄语、朝鲜语被试各21人,汉语被试25人参加实验。三种母语类型的被试在中性语义条件下对情绪发声语句进行情绪类型的识别判断。以得分和反应时为指标记录被试情绪识别任务的成绩。实验1结果发现,在识别率上,三种母语类型的被试都可以超过随机猜测水平识别出声音刺激的情绪类型具备跨文化一致性;在情绪识别的成绩上,汉语被试的成绩要高于朝鲜语被试和俄语被试,群内优势效应显著;除“愤怒”情绪外,被试对女性情绪发声语句识别的准确性高于男性情绪发声语句。在实验2中,有汉语被试25人、俄语被试和朝鲜语被试各21人参加实验。实验2呈现的声音刺激是将实验1中的语句打乱语序所形成的无意义假句子,被试在听到不同性别的情绪发声语句后对情绪类型做出判断。实验2得到的结果与实验1趋于一致,由于进一步剥离了语义信息和固定韵律的影响,在跨文化一致性方面得到了更好的验证,朝鲜语被试和俄语被试的识别率进一步提升;从识别成绩上看,汉语被试在情绪识别任务的得分和反应时上相对于朝鲜语被试和俄语被试都具备群内优势效应;被试对女性情绪发声语句识别的准确性更高。在实验3中,汉语被试25人、俄语被试和朝鲜语被试各21人。实验三的实验材料来自于音效网上选取的男女四种基本情绪音效(笑声、喷怒叫声、哭泣声、恐惧叫声),这种非语言发声最大程度上剥离了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跨文化一致性上,三语被试都远远超出猜测水平识别出情绪类型,在情绪识别的成绩上,被试母语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汉语被试的群内优势效应大大减弱。此外,三种母语类型的被试依然对女性情绪发声语句识别的准确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