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南山区是畲族在明清时期最早由闽迁徙到浙的地带,数百年来,畲汉民族在浙南地区交错杂居,畲族人民在被强势汉文化同化的同时难能可贵的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俗神信仰体系,其中插花娘是畲族重要的族内神灵,畲族插花娘信仰起源于丽水松阳县的横岚坳,原型为一位聪明勇敢,敢于追求真爱的畲族姑娘,羽化成神后成为丽水地区畲汉人民尤其是畲族人民心目中救苦救难的区域性女神。本文从文化地理的角度,通过田野调查,运用基本统计和比较的方法将丽水地区11个乡镇插花娘信仰进行时空分析论述。详细描述插花娘庙宇在丽水地区的分布,从而比较清晰的勾勒出插花娘信仰在丽水地区传播的地域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与汉族插花娘娘信仰对比,进一步分析畲汉插花娘信仰对民族融合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及意义,研究综述,也对田野点的地理、环境、文化等方面做了概述。第一部分,畲族插花娘信仰的起源史探蠡。侧重于从畲族迁徙到丽水地区的历史推测插花娘信仰的起源与发展,对不同版本的插花娘传说进行分析并对畲汉插花娘称谓进行考辩。第二部分,插花娘传说及其庙宇的统计调查。通过对当地畲汉两民族插花娘信仰的人口分布,聚集特点的差异性,论述现有插花娘信仰在地域性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这些庙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插花娘的信仰特点,以及作为一种地域性信仰对于周边民众在生活中的影响。第三部分,畲汉之间插花娘信仰的对比,这一部分以第二部分为基础,对比分析插花娘信仰的异同,得出同一地域两种信仰逐渐趋同的现象以及通过民间信仰所体现出的民族关系。第四部分,插花娘信仰文化的挖掘与利用,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插花娘信仰在该地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建议。结语部分是对整篇的延伸总结,主要探讨插花娘信仰作为区域女神对民族融合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