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船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FPSO)是一种集油气开发、生产处理、储存外输和人员居住于一体的海洋石油开采工程装备。FPSO多采用单点系泊系统锚泊在海上,能够通过风向标效应自动调整到环境载荷最小的方位规避风浪的破坏力。海上实践表明,在特定波长的规则波下,FPSO会失去艏摇控制,风向标效应失效,船体会在接近横浪的状态下平衡。本文针对这种不可预测的艏摇角改变的现象即为艏摇失稳现象展开研究。开展了内转塔式FP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FPSO)是一种集油气开发、生产处理、储存外输和人员居住于一体的海洋石油开采工程装备。FPSO多采用单点系泊系统锚泊在海上,能够通过风向标效应自动调整到环境载荷最小的方位规避风浪的破坏力。海上实践表明,在特定波长的规则波下,FPSO会失去艏摇控制,风向标效应失效,船体会在接近横浪的状态下平衡。本文针对这种不可预测的艏摇角改变的现象即为艏摇失稳现象展开研究。开展了内转塔式FPSO在规则波中的艏摇失稳试验。针对一艘经典船型的FPSO采取1:80的缩尺比制作模型,设计了截断的系泊系统,研究了平衡艏摇角随波长船长比的变化关系。建立了规则波中的单自由度艏摇非线性方程,基于水动力计算软件SESAM计算FPSO的水动力参数,基于Lyapunov稳定性定理和Hamilton相流研究了平衡艏摇角随波长船长比的叉形分岔现象,通过与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横摇和纵摇阻尼、内转塔距重心的距离以及载况等因素对平衡艏摇角的影响。基于系泊浮体的六自由度全耦合方程编写了数值求解程序,分析了发生艏摇失稳对六自由度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波陡和初始艏摇角对艏摇失稳现象的影响。研究了FPSO在随机波中的艏摇失稳机理。通过Newman近似考虑慢漂激励载荷,建立了随机参数激励下的艏摇运动方程。基于能量包线随机平均法求解了艏摇角的平稳概率密度函数,通过与Monte Carlo模拟的对比验证了解析方法的可靠性,给出了应用能量包线随机平均法时的阻尼适用范围,并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波浪参数、横摇和纵摇阻尼以及内转塔位置等因素对艏摇响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用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制造绿色混凝土是当下解决相应环境问题且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方法,综合考虑物理力学性质(安全性)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耐久性)的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开发,是有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开展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快速氯离子扩散(RCM)试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替代水泥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人工海洋环境水位变动区自动化模拟装置,开展了不同干湿比、不同暴露时
失眠是在没有身体、精神或药物因素作用的情况下,睡眠难以启动、维持,并伴有日间功能显著受损的一种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失眠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代谢组学是一种涉及对生物系统中全部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全面分析的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失眠的诊断标志物发现、疾病预后、药物作用机制、药效评价、中医辨证等方面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本文就代谢组学在失眠中的运用展开综述,为从代谢组学角度全面认识失
高坝水垫塘防护结构在射流冲击作用下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泄流安全。本文通过模型试验,从时域、频域角度对比不同止水破坏型式和不同排水方式下护坡板块的水动力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护坡板块背水面的脉动压强大小与Fr呈正相关。盲缝型式一(仅上止水破坏)的背水面脉动压强随着测点高程的降低逐渐增大,盲缝型式二(下游侧纵止水破坏)、通缝型式(上下止水破坏)、四周开缝型式(四周止水全破坏)的
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橡胶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引起学者广泛关注。这种材料由橡胶掺入混凝土材料制成,在减少水泥或骨料用量的同时,不仅为废旧橡胶的再利用提供思路,同时混凝土材料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由于橡胶混凝土强度普遍较低,关于橡胶混凝土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强度,然而缺少增韧作用和吸能作用的系统研究,尤其在特殊工程防护上,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下,材料吸能作用大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橡胶
钻井船在导管架平台附近作业时,需将大直径桩靴贯入海床,为其作业提供支撑力。桩靴贯入土层产生的挤土效应会使邻近桩产生附加荷载,因此需要客观评价钻井船桩靴贯入土层导致的挤土荷载对邻近平台桩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桩靴贯入土层过程中,邻近水平受荷桩p-y曲线会出现卸载现象,当桩靴贯入影响过后,p-y曲线又出现再加载。故本文利用CEL(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净间距(桩靴边缘与邻近桩边缘之间
钻井船是海洋能源开发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装置,工作时常常紧邻导管架平台。钻井船插桩会引起土体大变形,对邻近导管架桩基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国内外钻井船桩靴贯入与拔出对邻近导管架群桩影响的相关模型试验较少。本文针对桩靴贯入饱和软黏土对邻近水平受荷群桩群桩效应的影响进行了1g模型试验及50g离心模型试验分析。1g模型试验中通过两组群桩桩身应变在桩靴贯入前及桩靴贯入过程中的变化,得到弯矩分布的变化,通过对弯矩变
在海洋工程中钢管桩基础以其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不断向深海地区发展,促使了海上钢管桩基础不断向着大直径、超长、深贯入、大承载力的方向发展。导致海上大直径钢管桩基础在打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受到扰动而产生的强度弱化现象与传统的小直径钢管桩有着显著的差异。为了进一步阐明大直径钢管桩在打桩过程中桩周土阻力弱化的特点和规律,基于一维波动方程理论,
钙质砂广泛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碳酸钙含量较高,具有多孔隙、强度低、易破碎的特点。近年来围绕钙质砂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物理力学性质、微观结构特性等,较少有人探究在干湿循环作用下钙质砂的特性。本文通过高压侧限压缩试验、直接剪切试验、颗粒筛分试验,探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钙质砂的压缩特性、剪切特性以及颗粒破碎特点,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在相同的轴向压力下,随着钙质砂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轴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能资源更为丰富,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浮式风机产业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加充分的利用海上风能资源、提高浮式风机的气动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海上浮式风机而言,由于受到剪切风、塔影效应、浮式基础运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气动载荷会更加得复杂,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地对海上风力机的气动性能进行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采用面元法编写了相
近年来,海上风电朝着大容量、低成本、深远海方向发展,多筒导管架基础作为一种新型基础,发展前景广阔。多筒导管架基础采用湿拖运输,将不再需要大型吊装设备和拖航船只,大大降低施工成本简化施工程序,相比传统干拖运输方式具有巨大优势,而其水力特性和拖航性态控制却鲜有研究。本文选取某三筒导管架基础,利用MOSES软件进行精细化建模,分析其气浮浮态,静水稳定性,并对其进行水动力频域响应分析和实际海况时域拖航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