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组织行为研究——以徐村为个案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关于乡村问题几种取向之研究的梳理中发现,农民组织的发展日益成为一种共同诉求,然而目前的认识与研究仍主要停留在主观的理论预期与设计上,对现实状况、客观逻辑与存在的问题尚缺乏深入的关注。此外,自上而下的思维定式以及将农民组织发展水平低下简单归咎于农民的自组织能力低下等偏见也相当普遍的存在。历史与现实表明,自上而下的组织发展有其重大的弊端,而农民自发的组织行为也并不鲜见,其与理论预期的差距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 笔者选取了徐村这一在中部欠发达农村地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庄作为个案,分析考察了该村农民自组织行为的现实表现与其发生原因、特点及功能。徐村农民自组织行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分别有其特定表现,但都是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与有关正式组织的欠缺条件下农民自我满足各种需求的产物。由于受到农民自身拥有的经济、文化与关系资源和小农及家本位思想观念的局限,农民自组织行为也都表现出血缘性、地域性、非正式性与人格化特点,它对于乡村社会发挥着一定的资源配置与整合功能,但由于其发展的不充分,其所发挥的功能也是相对有限的。 在此基础上,笔者归纳出影响农民自组织行为的三种主要因素,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农民自身需求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民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及其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这也是社会行动理论的几大要素的分别体现:自身需求的发展提供行动的目标与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决定了现实的社会条件,拥有的资源状况决定了行动者所采取的具体手段,自身的特定意识形态包含着行动的价值规范。前两者主要决定了农民自组织行为发生与否及其主要的领域,而后两者更多决定了其具体形态特点。 总体上说,农民自组织行为发展之所以还不充分和成熟,原因有三:其一,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仍是较强的,社会自主发展的空间还有待拓展;其二,由于总体经济生活水平的低下,农民各种需求的发展水平也不高;其三,农民拥有的各种资源也十分稀少,在主观上还受制于小农与家本位意识观念,也决定其规模较小,较多乡土性。有鉴于此,可以在有关政策与制度创新等方面为促进农民自组织行为发生发展提供需求、资源与合法性等的激励和支持。
其他文献
自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研究人员对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以及已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转基因作物的经济、环境、健康等方面.国内外已有一定的大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关于乡镇企业以及外来务工者工作生活状况的研究逐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外来务工女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又由于《中国女工》的出版
哈尔滨方言是现代汉语官话大区(北方方言区)东北官话区哈(尔滨)阜(新)片肇(州)扶(余)小片中的一种重要的地方方言。东北官话区分为吉沈、哈阜、黑松三片,根据各片内部的差别,哈阜片又分为
本研究试图在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经验研究结果,特别是以往北京城区居民生活时间分配与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世纪之初北京城区居民的生活时间分配进行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日益严峻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工业污染、农药化肥的滥用等等严重威胁着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时代的变革、创新与发展,新鲜事物的不断涌现,让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这个时代的总体要求。为了契合这样的时代需要,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网络教育、自主学习等学习形式之外,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