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平山土石山区片麻岩及花岗岩山地土壤土层瘠薄,土壤保水能力差,且灌溉困难,水、肥的严重匮乏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对该地区土壤的改良利用是进行植被恢复的前提,也是实现退耕还林的重要步骤。本文即以河北平山片麻岩及花岗岩山地贫瘠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含水量两个方面来探讨施肥和保墒材料对实验区土壤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4种肥料(化肥、生物有机肥、缓释复混肥、微生物菌剂)和2种保墒材料(保水剂和液体地膜),采取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3种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缓释复混肥、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化学性状的改善优于化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其中以生物有机肥BF4处理施用效果最好,土壤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较CK分别提高了444%、87%、906%、355%、1131%。(2)施用3种新型肥料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从土壤中Cr离子含量在各化肥不同施肥处理中的结果来看,SF2处理(27.74mg/kg)较CK减少的幅度最大,为49%;化肥NK2处理较CK减少了47%;生物有机肥BF2处理(30.69mg/kg)较CK减少了45%;微生物菌剂MA2处理(28.56mg/kg)较CK减少了11%。得出缓释复混肥SF2处理最有利于促进土壤的可持续发展。(3)施用3种新型肥料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加表层和深层土壤的细菌数量,三种肥料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真菌的数量和真菌/细菌比值,放线菌在各肥料的不同处理间波动很大。(4)施用3种新型肥料后,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所提高,脲酶活性降低,其中生物有机肥对脲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微生物菌肥对脲酶的抑制最弱。(5)保水剂和液体地膜处理实验表明,液体地膜LF5处理能达到有效提高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含水量,是干旱地区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有力措施。从施用肥料和保墒材料对土壤性状的影响来看,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减少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和土壤酶的合成,是改良土壤生化性质的良好材料。液体地膜较保水剂保水性能更加明显,是实验区土壤蓄水保墒的良好材料。对实验区而言,以生物有机肥做基肥,配合喷洒多功能液体地膜是改善土壤性状极为适宜的土壤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