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依靠负债消费和虚拟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再工业化”浪潮重新涌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我国工业发展也面临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工业园区要素集聚的理论机制、测度与评价方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园区要素集聚的内涵是区位要素集中布局、产业要素集群发展、生产要素集约利用。从空间经济理论看,园区的形成是要素集聚的要求。本文用集聚经济相关理论揭示园区发展的微观机制。提出了测度和分析园区要素集聚的三个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第一,对要素集中程度的度量,即从区域和产业角度衡量要素集聚的非均衡程度。通过园区产业集中度系数、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艾利逊—格雷瑟指数加以测度。第二,对要素集约利用程度的度量,即衡量生产要素在园区内的集约利用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通过企业、园区两个层面,要素密度、要素价格两个角度来反映。第三,对园区要素集聚的评价,即对园区之间要素集聚水平的比较。在定性分析方面,提出了包括经济、创新、土地、生态和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工业园区要素集聚分析框架(简称5A框架);在定量分析方面,建立了基于5A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对国外和国内典型园区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着重以青岛工业园区为案例进行了要素集聚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园区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进行了要素集中程度的测度,结果显示园区工业总产值集聚熵指数为3.31,单位土地产出熵指数为3.49,都小于不存在集聚的熵指数4.03,说明青岛工业园区存在要素集聚。再次,进行了要素集约利用的测度,结果显示集约利用系数为1.16,说明要素集约利用提高了16%的工业生产效率。接着,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要素集聚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青岛工业园区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相比,集聚总体水平较低;在5A集聚指数中,生态集聚水平较好,管理集聚水平较差;占总数67.86%的园区是整体投入产出有效率的,但普遍存在土地利用率较低问题。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青岛工业园区要素集聚的优化布局方案。针对园区要素集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从政府管理层面和园区自身建设层面提出了促进园区要素集聚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