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各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都在逐步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转向开放状态,试图通过经济开放实现要素最优配置,从而提高本国经济福利水平。适应经济开放要求,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金融开放程度逐步提高,但是在开放经济中获取利益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业都先后在经济开放中,发生了银行危机、货币危机等金融危机事件,尤其是银行危机给这些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了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危机。传统的有关银行稳定宏微观理论分析,并不能有效解释这一系列银行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因为各国银行业所处环境发生了变化,即各国经济金融的开放程度都在前所未有的提高。因此,如何在开放经济中实现一国银行稳定是一个全新课题,正成为国内外经济学者的关注热点之一。通过对近期国内外关于银行稳定研究的大量文献梳理中发现,目前对开放经济中银行稳定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从制度层面看,在开放经济中影响一国银行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于,宏观经济政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首先,本文利用Mundell-Fleming-Dornbucsh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即IS-LM-BP模型,对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健及国外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溢出影响本国银行稳定的内在机理进行详尽分析。分析表明,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健将引发利率、汇率、收入及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异常波动,进而直接、间接对银行稳定产生不利冲击。并且与本国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大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动效应,也将通过利率差异、收入增长等路径传导给本国经济,对本国银行稳定造成影响。其次,经济高度开放必然要求金融管制的取消,具体而言,就是利率、业务、市场准入、资本流动管制的放松和取消即所谓金融自由化。这些措施使得银行业竞争性增强,同时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多变。尤其是资本流动自由化所造成的资产价格波动、货币替代、资本外逃等问题,导致银行业面临的潜在不稳定增加,而对欧美、拉美及亚洲等18个国家1976-2005年间相关金融指标的实证研究则为理论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最后,开放经济环境中,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一方面给银行业创造了收益,另一方面又造成货币政策效力降低、银行经营行为的风险偏好加剧等一系列宏微观负效应,致使银行不稳定性增强。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可知,在开放经济中实现银行稳定需要一系列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内部风险控制制度、金融安全网、银行业市场约束等制度建设。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的适度性,并注意与汇率制度有效搭配。二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弱化国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对本国银行稳定的负面冲击。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是维护其稳定的微观制度基础,主要由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识别和评价风险等基本要素构成。制度有效运作取决于组织上设立高效的内控组织机构、对象上明确内部控制系统组成以及方法上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方式。银行监管、存款保险、最后贷款人等制度构成的金融安全网能有效维护系统性银行稳定。现实中金融安全网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之处,如强化监管机构的风险监管功能,消除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行为。存款人等市场力量对银行风险经营行为的约束,可最大限度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增强市场约束力量,需要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以及有限的金融安全网等制度安排。即使有了微观到宏观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也难以完全避免银行不稳定特别是银行危机的发生,因此,监管机构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从危机控制、银行重组到资产负债处置的应急处置程序。通过对开放经济中影响银行稳定的关键因素,以及应对银行不稳定的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初步构建了开放经济中银行稳定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这一理论框架,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对开放进程中影响我国银行稳定的因素、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正逐步下降,银行业经营效率有所提高,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无论在收益性、安全性等经营指标上仍存在差距。目前,不良贷款偏高、汇率政策转型、金融自由化取向、金融创新深化等因素,将在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我国开放进程中的银行稳定。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降低不良资产、稳步实现汇率政策转型、创建金融安全网等一系列策略,以实现开放进程中维护我国银行稳定的战略目标。本文试图从开放经济视角构建实现银行稳定的理论研究框架,为银行稳定研究开创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期望联系我国银行业发展实情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能够为开放进程中实现我国银行稳定的战略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