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高中生数学能力的“退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和消极效果的两类“退化”现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我国高中阶段学生易于发生“退化”的几方面数学能力,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高中阶段学生数学能力的“退化”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对于具有积极意义的“退化”现象给予肯定,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带来消极效果的“退化”现象,提出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提出的原因,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适合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在数学的运算求解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退化”现象,这种“退化”现象主要包括技术革新过程中,落后的数学方法被淘汰导致的积极的“退化”,以及由主、客观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消极的“退化”;2、消极“退化”主要是由包括气质、性格和个体差异性在内的客观因素,以及包括课程设置、教与学的方法选择和考核方式在内的主观因素,两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3、新课程改革对于抑制高中生数学能力消极“退化”现象的产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中生数学能力的消极“退化”,但现阶段我国高中生数学能力仍有个别方面存在“退化”现象,需要进一步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新课改进一步深入推进.针对导致消极“退化”的几方面原因,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1、在教学策略方面,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等环节,要重视学情分析、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景、合理运用教学机智、设置对比性和与前后知识点有联系的习题,以避免因思维定势、负迁移和倒摄抑制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学生数学能力的消极“退化”,增强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信心;2、在教材设计方面,教学材料的选择要加强与实际生活、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教材中的练习要具有综合性,通过练习题,要能够体现数学新知的实用性,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重视科学性与合理性,尽量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在考核方式方面,应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虑采用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题目设置,在考核内容上,对于容易产生“退化”现象的数学能力,应该适当加强考核,对于考核的评价,不仅要重视对于考核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于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能力的评价.